今年年初,国务院同意在天津、上海市、重庆市、青岛市等12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昨日,青岛市发布《中国(青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目前我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将打造一批“低成本”、“零门槛”的园区型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孵化示范企业,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场地支持和创业孵化服务;规划布局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线下展览展示和交易中心,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线下公共展示和交易服务,首批启动青岛市北区邮轮母港跨境电商项目、青岛市南区中韩日用品跨境电商平台、青岛即墨国际商贸城跨境电商交易展示项目等。
特点:
突出“多式联运”特色
根据《实施方案》,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促进互联网贸易和实体产业深度融合为突破口,突出优势与特色,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自贸区战略,将青岛综合试验区打造成为对接国家两大开放战略、带动全省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 “互联网+大外贸”创新示范高地,全力打造国内重要的区域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
“跟杭州相比,我市的特点在于‘多式联运’特色,具备了发展跨境电商的综合物流配套政策平台,为青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青岛港是我国第二大外贸口岸,2015年货物吞吐量实现4.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实现1734万标箱,继续保持世界前列。青岛与韩、日贸易交往密切,同时青岛已开通20条直达日韩的海运航线,发展对韩日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地理优势显著。青岛胶州是目前国内沿海地区第一个 ‘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青岛将突出‘多式联运’特色,建立智能物流体系,实现运输资源的无缝衔接,推动物流直通化,向绿色物流转变。”青岛市商务局局长马卫刚表示。
内容:
跨境电商有六大内容
根据《实施方案》,青岛市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有六大重点工作内容:建立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创新发展的“四合一”发展模式,即重点扶持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B2B)、工厂对销售商(M2B)模式,并与销售商对消费者(B2C)、工厂对消费者(M2C)模式并行发展;建设线上“单一窗口”,即依托山东电子口岸建设“单一窗口”,建设集海关、国检、国税、外汇、商务、交通运输、工商、公安、金融、信保等部门信息于一体的跨境电子商务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政府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通过建设一批在政策落实、服务创新等方面起到基础支撑作用的重点项目平台,推动青岛综合试验区建设;统筹规划建设线下综合园区。打造一批“低成本”“零门槛”的园区型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孵化示范企业,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场地支持和创业孵化服务;规划布局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线下展览展示和交易中心,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线下公共展示和交易服务,首批启动青岛市北区邮轮母港跨境电商项目、青岛市南区中韩日用品跨境电商平台、青岛即墨国际商贸城跨境电商交易展示项目等。
目标:
年内进出口过百亿美元
今年一季度,青岛市出口在跨境电子商务等外贸新型商业模式发展的促进下,3月当月进出口、出口实现双增长,成为全国五个计划单列市中出口份额保持提升的两个城市之一(另一城市为厦门市)。今年,青岛市设定了争取全年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过百亿美元的目标。
青岛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已成为“品牌之都”,具有雄厚的产业优势。据统计,青岛具有十分明显的跨境电商出口货源优势,以家电、服装、纺织品、食品、鞋类、箱包等为主的工业品出口占41%,农产品出口占11%。为青岛发展跨境电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搭建跨境电子商务外贸创新服务平台,促进产业和贸易的深度融合,将外贸全流程按节点拆分为标准化步骤,逐步建成生产与需求紧密结合的全程数据化大贸易,推进重点扶持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B2B)、工厂对销售商(M2B)模式,并与销售商对消费者(B2C)、工厂对消费者(M2C)模式并行发展的“四合一”发展模式,增强出口竞争力。由海尔集团打造的海贸云商平台是青岛跨境电商外贸创新服务平台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2015年5月开始运行,上线仅1个月平台用户破1200家,如今注册用户已经超过5000家,2015年实现出口2亿美元。
“推动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得贸易链更加扁平,可以从制造端直达客户终端,提高利润,掌握自主营销渠道,容易创制品牌,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外贸发展面临着市场订单不足、利润空间变小、价值链低端等三大问题,支撑外贸优进优出、升级发展,形成我市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开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通道。”马卫刚表示。
记者 景虹
[编辑:夜楼]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