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6“航铭海钓”杯快艇路亚大赛在青岛举行,这是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青甘鱼钓鱼比赛。此次海钓大赛共有8条船,每条船的价值都在50万元至200万元不等,并且钓法难度较大,门槛较高,是属于竞技性比较强的一种海钓方式。
如今,海钓已发展为一项海洋旅游休闲产业,在全国各城市受到了广泛关注。据悉,海钓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能带动船艇租赁、导钓服务、渔具饵料、海鲜餐饮、旅业服务和购物消费等产业的发展。一条鱼可以拉动鱼苗生产、渔具制造、钓具制造副业产业的发展。目前,青岛的海钓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此次比赛将吸引更多人关注海钓行业,进一步推动岛城旅游、商贸、游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打造海洋牧场发展休闲垂钓
“青甘的钓法比普通钓法难度更高,此次比赛共有8条游艇参赛,每条船4个人,其中一人是船长,另外3个人互相配合。”青岛航铭海钓俱乐部总经理孙源表示,“由于青甘很狡猾,很凶,而且劲很大,有时即使上钩了也会挣脱掉,所以团队的配合力显得尤为重要。”
“此次比赛使用的都是专业钓鱼快艇,比赛鱼种在省内赛事也是第一次采用,有效鱼种是青甘、红甘、烟仔及鬼头刀。”孙源告诉记者,“潮连岛是青岛的优质海域之一,而青甘在北方地区也只生活在潮连岛海域,这里海洋资源丰富,鱼群更为多样化。我们也有自己的海洋牧场,在发展休闲垂钓的同时,还可以保护海洋资源。”
为上下游产业提供发展机遇
青岛作为一座沿海城市,拥有大小岛屿60多个,海洋资源丰富的岛屿也不在少数,为什么很多人还不远千里万里去外面钓鱼?“很多海钓的人对青岛本地的鱼种都不太了解,希望可以通过本次比赛推广青岛海钓,让更多人了解海钓这个产业。”孙源表示,“通过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发现,青岛海钓业发展呈递增状态,七八年前没有那么普及,只是一直有人在玩,现在的门槛越来越广,装备越来越年轻化,随着钓鱼艇需求的不断增多,钓鱼产业的兴起也带动了游艇制造业的发展。”
青岛的海钓爱好者有很多,管勇是其中之一。2001年迷上钓鱼后,他筹建了岛城首个第三方海钓联盟平台,打造了一个海钓联盟BBS论坛,现在已经有4万名会员。管勇表示,12年前刚开始的时候,第一年的用户只有几千人,后来人数逐渐增多,近三四年有了爆发式增长。今年11月,管勇打算开发海钓联盟APP,包括天气、科普类知识、全国知名的海钓俱乐部信息等,还将请一些全国知名的钓鱼老师在线讲解,进一步整合线上资源,打造一个类似映客那样的钓鱼界直播平台,将岛城海钓业带入国内前沿。
实现一产向三产的过渡迈进
随着社会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海钓在山东已经不仅是一项休闲活动,还发展成新兴的海洋旅游休闲产业。作为一项中高端的休闲旅游活动,休闲海钓素有“海上高尔夫”之称。在欧美国家,海钓已有上百年发展历史,美国海钓年产值达到380多亿美元,是商业渔业产值的3倍;日本是亚洲最大的海钓消费国,海钓爱好者占全国人口的30%,仅渔具、鱼饵的年销售额就达8亿美元以上。
休闲海钓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一产的传统渔业向三产的休闲渔业过渡。休闲海钓将单一产业发展成以渔业牵头,旅游、体育、文化共同搭台唱戏的格局,延伸了渔业产业发展的链条。而对于海滨城市来说,以“海钓赛事”品牌为切入点,可以围绕海钓赛事、海钓赛事基地、赛事服务、赛事休闲、海钓休闲进行一体化建设,从而带动全新产业培育和发展。
[编辑:云彩]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