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2015年亚太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国际赛在美国达拉斯落幕,青岛学生闪耀赛场。昨天,记者了解到,太平路小学机器人社团获得机器人三项全能障碍赛的冠亚军,青岛7中则获得了综合技能组和投掷组的冠军。
小学生蝉联国际赛冠军
12月8日2015年亚太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结束了9天的比赛,在经过前期6个月的层层选拔,来自美国、法国、中国、德国、韩国、中国香港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32支代表队,展开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个组别的激烈角逐。
太平路小学带队老师明罡告诉记者,学校此次派出了4名小学生分别来自4年级、5年级和6年级,组成了两支队伍参赛,最终拿下了机器人三项全能障碍赛的冠亚军。去年该校参加在法国举行的这项比赛时同样获得了冠军,这样太平路小学继亚太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国公开赛蝉联冠军之后,再次在国际公开赛中蝉联该项赛事的冠军。“整个比赛过程非常激烈,老师都没法进入赛场,各种情况全部都是学生独立自主处理。”明罡说,三项全能障碍赛由机器人百米、投掷和障碍赛三项组成,尤其是投掷环节,裁判现场随机确定得分和不得分的环数,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一堆零件拼装成机器人,并设定程序完成投掷比赛,“这是真正考验学生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的环节。”明罡说。
同样是在这个赛场上,由青岛7中组成的中学生代表队凭借其自制的机器人,斩获了综合技能组和投掷组的冠军。7中初二三班的逄博是机器人综合技能项目的参赛队员,他告诉记者,今年综合技能给出的任务是“探月工程”,他和队员一起设计了中国探月工程任务,“3分钟时间内他们完成了休眠、释放月球车、月球探索和回到原点4个任务。”“我们前年参加过新加坡的比赛,没想到今年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青岛7中带队老师于建强说。
机器人成学校校本课程
蝉联国际大赛冠军充分证明了太平路小学机器人竞赛的水平,明罡说,机器人项目在学校有着广泛的基础,“每周三下午是二年级学生的机器人课,学校专门聘请了校外辅导老师给学生上机器人课。”明罡说,这个课程是没有门槛的,有兴趣的学生都可以报名。对机器人有兴趣、水平高的学生会进入到学校的机器人社团集训,水平高的学生有机会参加全国比赛、世界比赛。
在青岛7中,机器人同样是学校的特色课程,每周四下午学生都会有一节机器人课。除此之外,学校还组织学生进行专项机器人竞赛,培训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
据介绍,在市教育局全力推行创客教育的大背景下,两所学校都将机器人这种学生喜欢的动手、动脑活动当成了创客教育的重要载体,加大机器人教育的软硬件投入、创新课程开发,一个又一个的国际比赛大奖就是这项教育的重要成果。 (记者 臧旭平)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