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招聘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昨天发布了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结果显示第三季度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景气程度企稳回升,其中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的就业形势最好,受经济新动能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等行业体现了较好的就业状况。
交通运输行业用工潜力大
“总体来看,在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进程中,不同行业间的就业景气两极分化现象依然明显。就业形势最好的行业仍然为互联网/电子商务,就业景气指数为7.28。”智联招聘相关专家介绍说,能源/矿产/采掘/冶炼行业的就业景气指数仍然最小为0.20,表明随着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政策的实施,相关行业的招聘需求人数远远小于求职申请人数,就业形势仍然相对严峻。
2016年以来,以共享经济、VR、AR、直播平台等为代表的新型互联网经济在中国迅速发展,成为拉动行业发展的新引擎。第三季度IT互联网的用工需求同比增加45%,持续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具体来看,互联网/电子商务和计算机软件行业的就业形势最好,用工需求分别同比增加55%和49%,而受资本驱动影响最大的网络游戏和IT服务行业的用工需求增幅仅为16%和3%。
同时,受到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影响,交通运输行业也新增了大量与电商、物流相关的招聘职位。作为我国“稳增长”的利器,交通运输行业用工需求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长了74%,虽然职位总量远低于IT互联网、金融、房地产等行业,但行业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新一线”房产行业用工增33%
数据显示,随着经济发展趋于稳定,在生活成本、生活环境、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新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对企业和人才的需求量和吸引力也在逐步提升。尤其在楼市回暖以及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下,二三线城市的用工需求延续了今年上半年快速增长的态势,就业景气指数最高,分别为1.63和2.22,二线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用工需求同比增长分别为46%与73%。
与此同时,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用工需求同比增长速度仅为20%。其中IT服务、网络游戏、房地产/建筑、医药/生物工程、耐用消费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增长。人力成本上升、办公场地费用增长以及激烈的竞争环境正在促使一些企业加速逃离一线城市。
从不同城市来看,第三季度房价上涨对就业的推动作用也有显著差异,一线城市遇冷,新一线及二线城市火热。一线城市由于土地资源紧张,新增楼盘较少,房屋交易多集中于二手房交易,对建筑、建材、工程等行业拉动影响较小,因此行业用工需求反而同比下降了5%。相比而言,新一线城市的在线招聘职位数量同比增长了33%。
微型企业就业形势最好
从不同规模企业就业形势分析来看,第三季度微型企业(企业规模20人以下)的就业景气指数最高,为3.11,大型企业(企业规模10000人以上)的就业景气指数为1.42,中型企业(企业规模500-9999人)和小型企业(企业规模20-499人)竞争相对激烈,就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01和0.84。数据显示,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大,公司的招聘增长速度出现下滑趋势。
“船大难掉头”导致在经济调整中,大型企业的扩张面临瓶颈,第三季度小型企业用工需求同比增长34%,而中型企业的用工需求同比增长17%。小企业对用工需求的井喷式增长主要是大众创业的结果,说明作为创业的主阵地,众多互联网公司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都选择了小而精的团队模式。
另一方面,微型企业的就业景气指数从上季度的3.58小幅降低到3.11,主要是因为招聘需求没有大幅波动,但求职人数的比例有所增加,导致指数有所降低,既反映出人才对微型企业的认可度在不断上升,也反映出伴随经济转型的深入,我国的产业类型正在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人才质量正在取代人才数量,成为企业最为看中的资源。
[编辑:可可]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