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吸引社会力量投资6亿元兴办民办教育,平度民办学历教育学校达9所,其中正式招生办学6所,在建3所……平度市以获批山东省唯一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把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教育事业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在省内县(市)级率先制定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的实施意见》,打出“六五四三”组合拳,极大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举办民办教育的积极性。
“六项扶持机制”
完善财政奖补
建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奖励机制、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扶持机制、政府购买学位服务制度、拓宽教育融资渠道、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建立民办教育出资人奖励制度……平度创新“六项扶持机制”,完善财政奖补政策体系。
平度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通过建立民办学校信用等级评估制度,对优质民办学校给予奖励扶持。引省属重点高校以及全国、省、市知名中小学开展合作办学并实施冠名的民办学校,根据引进学校的层次、建成规模和实际效益,按年度分别给予40-500万元的资金补助,连续补助3年。
建立政府购买学位服务制度,政府委托民办学校承担教育学位服务的,由政府根据学校实际招生数和学生实际就学时间购买学位,并以平度市中小学2015年度生均人员经费、生均公用经费、生均建设成本和生均融资利息作为基本生均培养成本的核算标准,支付购买学位费用。
税务机关对取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民办学校实行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民办学校的用水、用电、用气、物业管理等执行与公办学校相同的价格政策。建立民办教育出资人奖励制度,以出资人累计出资额为基数,按不超过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计算,从办学结余中提取一定的经费奖励出资人。
畅通“五大渠道”
吸引民间资本
多方式引入高等教育办基础教育。积极支持民间资本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引进国内外著名院校、科研机构,举办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
鼓励民间资本以实物投放等形式多途径参与基地、学院等建设。参与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和高校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参与高校重点实验室、研究院、工程研究中心、大中专学生科研创业孵化基地共建;合作举办非独立的二级学院;合作开发建设新校区;合作建设教育改革发展、研究、评估、咨询类中介组织和机构;合作参与智慧教育和教育服务平台建设,开发或改造相关专业、开发相关课程等。
开放“冠名权”,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向各级各类公办学校捐赠或设立基金、奖学金,并获取学校、班级、设施等冠名权。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公办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建设,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合作期满无偿移交学校。允许民间资本以入股等形式,参与对现有公办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进行股份制改造等。
强化“四个保障”
加大政策扶持
在用地、教师等方面提供保障。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的土地使用政策和待遇,民办教育项目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在满足城市规划前提下,民办学校可以依法依规通过土地置换迁建、扩建学校,做大做强优质资源。
完善教师社会保障机制,积极推进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教师养老保险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试点工作。在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全面落实人事代理制度的基础上,探讨完善原在民办学校任教、后考录到公办学校的教师的工龄、教龄连续计算工作。
加大教师扶持力度,根据民办学校办学层次,教体局按学校领导干部人员规定编制1/3的比例向民办学校派驻管理团队,并按每门常规文化学科派遣1名骨干教师的原则,分派到民办学校支教,扶持期限为6年。考录到公办学校任教的民办学校教师,可在原民办学校留校支教。对混合型民办学校,其公办部分按实际招生数足额配备公办教师。
鼓励民办学校引进优秀教育教学人才。民办学校引进从事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可根据需要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在民办学校任职至退休年龄后享受公办退休教师同等待遇。此外,平度完善财产管理制度、健全风险管控制度、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等保障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编辑:可可]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