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由湿地国际与李沧区教体局联合组织的2016年湿地学校网络交流活动在李沧区书院路小学召开,来自国内10多个省市的湿地学校负责人、国内部分高校以及湿地主管部门的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当天的会议,给包括青岛书院路小学在内的全国19所湿地实验学校正式授予 “湿地学校”的称号,并颁发了证书。会上,来自日本、韩国的专家分别就各自领域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分享和交流。青岛书院路小学作为全国第19家“湿地学校”,也是全省目前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学校,针对新市民子女数量超70%的现状,从2012年开始,该校便将教育目标定位于——让每个孩子充满爱,将“环保的种子”种在每个孩子心田。学校校长姜远忠从教科学学科多年,在校内带领教师大力推进海洋教育和环保教育,姜远忠说:“大家关注了保护地球的肺——森林,保护地球的心——海洋,其实地球环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有自己的重要功能,至今甚少关注地球的肾——湿地。 ”2013年开始,书院路小学的师生先从海洋湿地入手探索发现,青岛的淡水湿地资源很丰富,拥有大量的河流湿地,如大沽河湿地等,因此在课程中兼顾了海洋湿地和淡水湿地的研究。学校将湿地研究课题分解成“胶州湾湿地概况”“胶州湾湿地生物圈”“胶州湾湿地环境现状”等数个二级主题,学校教师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二级主题,进行教学活动内容设计,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活动方案,进行活动展示等一系列研究性学习活动。为更加科学和系统的研究,学校聘请了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理系张绪良教授,讲授湿地植物研究课程,带领学生们开展湿地环境探索,还聘请了中国海洋大学刘秋明教授,教同学们采集和制作海洋标本,为后期的研究活动提供知识和技术保障。
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岛城湿地面积已达4万公顷,胶州湾湿地是其中面积最大的湿地。
相关链接
湿地国际
湿地国际创建于1995年,是由亚洲湿地局(AWB)、国际水禽和湿地研究局(IWRB)和美洲湿地组织(WA)3个国际组织合并组成,湿地国际是一个独立的、非赢利性的全球组织,在全球、区域和国家开展工作,致力于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湿地国际的全球和地区项目由120多个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基金会、开发机构和私人机构提供支持,项目活动分布于六大洲14个地区,在非洲、南美洲、南亚、东亚和北亚以及中欧、东欧和大洋洲设有16个办事处和协调机构,总部设在荷兰瓦格宁根。湿地国际是第一个通过国家林业局(原林业部)与中国政府达成谅解备忘录而成功在中国建立办事处的国际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根据备忘录精神,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于1996年9月26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办事处成立的目的是通过引进技术和资金,提供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开展信息交流来促进中国和东北亚的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
[编辑:可可]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