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各小学“零基础”教学 第一步习惯“踩扎实”

2017-09-28 10:27:01
来源:青岛晚报
责任编辑:可可

原标题:从“零”教起“踩实”小学第一步

\

语文从最简单的“天地人你我他”开始认识,数学从10以内加减开始熟悉,课堂听讲、握笔书写、集会站队都有专门的“口令”……记者采访岛城各小学发现,针对一年级新生,各学校落实“零起点”教学规范要求,帮助小学一年级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踩实”小学教育第一步。

游戏进课堂帮助学加法

“昨天,区里刚刚来我们学校进行了一年级‘零起点’教学专项督导,督导组随机进门听课,关注一年级课堂教学情况。 ”26日,青岛宁夏路第二小学的一年级课堂迎来一批 “旁听者”。教导主任管宏丽告诉记者,从今年一年级5个班新生入学之初,学校从家长、学生、老师多方面入手,针对“零起点”教学做足了功课。

所谓“零起点”教学,就是要求学校一年级一律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规范进行教学,不得随意加深课程难度、赶超教学进度,实现让学生学习按科学规划“慢慢来”。要求学校和老师真正做到尊重每个孩子的知识起点和个性发展,严格按照“零起点”要求开展课堂教学。记者采访发现,虽然很多孩子在幼小衔接班都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熟记会写多个汉字,但进入一年级之后,各小学仍然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规范,从零开始教授学科知识。“树上3只鸟,石头上2只鸟,一共有几只鸟?”在宁夏路第二小学的数学课堂上,任课老师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点,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教给孩子们“3+2=5”这一加法知识。 “小手举起来,跟着老师一起,一撇一捺,写个人。 ”而在青岛莱芜一路小学的语文课堂上,班主任萧玉红从教孩子们认识田字格开始,一撇一捺地教给孩子每个汉字。

小学第一步习惯“踩扎实”

按照“零起点”教学的要求,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我们特别重视一年级新生习惯的培养,学生第一课先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同时课间安排专门的练字时间、阅读时间,帮助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 ”青岛莱芜一路小学副校长那朋云介绍,学校本月初开启了“零起点”教学第一课,从指导孩子握笔、自己收拾书包、学会倾听阅读等基础教起,帮助一年级新生逐步适应小学生活。

“倾听是一个人学会学习的必备之技,进入学校之后,老师首先会培养孩子们的倾听习惯。 ”青岛海逸学校一年级老师郭慧轩则告诉记者,小一生好动表现欲强,为了提高孩子们上课兴趣,老师会通过猜谜语、听儿歌、听故事各种教学辅助手段,灵活多样地创设情境,引导孩子乐于倾听。做好上课准备、站队做操、收拾书包、系好鞋带、喝水用餐……不同于幼儿园,一年级需要孩子掌握足够的自理能力,因此,开学后老师还会利用班级教导会组织学生整理书包。“教孩子们认识课程表,告诉他们玩具和零食不能带到学校来。与孩子们一起想办法,学习如何清理书包才有条理,使课本不零乱。最后通过小竞赛看谁整理得最整齐、最美观。 ”郭慧轩说,这项看似简单的活动,可以促使学生们乐于自我整理书包,从而以点带面,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更多的事情。

各种儿歌童谣进入课堂

写字时念叨 “写字别忘一一二,一臂一拳两手指”;课堂上重复“小腰板,挺直了”“小嘴巴,不说话”“小耳朵,仔细听”;阅读时强调“打开书本,指好页码,抹平书角,准备指读”“头正肩平脚踩地,双手拿稳书微斜”……记者采访学校发现,不同于其他中高年级学生课堂上重视知识学习,在一年级的课堂上,学习课堂规范占据了更多的时间。

“对一年级的小同学,老师常常会用朗朗上口的儿歌来帮助孩子们记忆要求。”郭慧轩介绍,为了帮助一年级孩子们迅速适应小学课堂,老师们经常使用各种儿歌童谣,把书写、视读、指读时的姿势要求全部涵盖进去,帮助孩子们记住动作要点,掌握课堂规范。让孩子们自然愉悦地融入小学课堂。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王晓雨)

[编辑:可可]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