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黑陶大师 小泥巴中玩出大品味

2014-11-24 09:23:04   来源:青岛新闻网

查看原图

分享到:

  天气渐凉,寒风拂面,方才意识春节即将到来,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春节临近,该备年货了!

  对于在北京工作的胶州人赵祥来说,最重要的年货无非就是送给好友及客户的冷家庄黑陶了。今年照旧,到冷家庄村叶广德家里挑上几件黑陶器皿,作为礼物送给客户和好友。“大家就好这口,地道、有品位、有特色。”赵祥说。

  赵祥所讲的叶广德,家住大沽河畔的胶州李哥庄镇冷家村,年愈七旬,是叶氏黑陶第四代传人,陶艺大师。值得拍案叫绝的是,经过反复试验和不懈努力,叶广德做出了与出土的4000多年以前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皿之一“蛋壳陶”相似的黑陶艺术品。

   叶广德 黑陶大师

  近日,记者一行来到胶州李哥庄镇冷家庄村驻地,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记者见到了传说中的黑陶技艺大师——叶广德。

  脸庞沧桑,皱纹清晰可见,双手粗糙有力,身着一身经典深蓝中山装,这就是叶广德。

  叶广德的家,是典型的北方农村小院,简单质朴,院中的三口大缸十分抢眼,大缸的直径足有一米多。据叶广德介绍,这三口大缸是用来淘泥的。

  小院北屋最东边的一间就是老叶的制陶工作室,工作室虽看起来显简陋,但许多艺术品都是从这里诞生的,其中就包括“蛋壳陶”杯。

  工作室放满了与黑陶制作相关的物件。两台拉胚机位居两侧,房中间的小茶几上放了几件叶广德已完成的黑陶作品,叶广德正在用自己亲手打造的小茶壶泡茶喝。工作室的柜子上摆满了各种造型的黑陶艺术品。

  看着柜子上的一件半成品的长颈瓶,叶广德眼前一亮,他告诉记者:“这是昨天大儿子在我的指导下完成的,勉强过关,但离成品还差不少,水平有待提高啊!”

  记者坐在拉胚机旁,一边听着叶广德讲解制陶工艺,一边看着他,在拉胚机上娴熟的操作着。

  在与叶广德老人的沟通中,记者了解到,黑陶的制作,泥的选择尤为重要,叶广德表示,叶氏黑陶的泥都是从冷家庄村东的一块几亩大的地里挖的,全村仅有那一块地适合做黑陶。

  另外,记者了解到,黑陶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对泥的处理、拉胚、放窑烧制三部分,其中每一步的标准都很苛刻,每一环都不能出差错。

  除了对泥的要求十分严格,制陶人对窑的要求也不含糊。叶广德现在所用的窑,位于自己家的院子,形似“神舟七号”返回舱,足有四五米高。内用砖块砌成,外用水泥加固保温,一根大烟筒直耸入天。

  据介绍,烧制陶器,关键看“窑变”。如果要烧制黑陶,窑内温度必须达到1000摄氏度以上才行。叶广德还告诉记者,陶器在窑内摆放的位置也不容小视。

Copyright © 201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