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老城区企业搬迁激活两大空间 格局重塑

2014-12-23 13:40:06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林刚
责任编辑:千竹

\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林 刚

从市北区瑞昌路搬迁到青岛高新区的重汽青岛重工有限公司,是我市最早启动搬迁的老城区企业之一,搬迁后瞄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进行大调整,目前年出口中高端专用汽车6000余辆,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位置。该公司搬迁后的新项目全部达产后,销售收入将是搬迁前的10倍以上。而在这家老企业搬离的区域,市北区正紧锣密鼓进行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和建设,为棚户区改造居民解决住房困难。

搬走一家老企业,搬出两个新天地。随着我市老城区企业环保搬迁步伐不断加快,像重汽青岛重工有限公司搬迁这样 “一石二鸟”的成功案例迅速增多。近年来,我市为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施青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老城区企业搬迁战略。截至目前,在全市列入搬迁计划的110余家老企业中,已有100余家启动搬迁,40余家顺利完成搬迁后竣工投产,到2016年,所有企业的搬迁、转型工作将全部完成。

先有腾笼换鸟,才能凤凰涅槃。面对国内外复杂曲折的经济环境,我市这些年来克服各种困难,坚韧不拔地推进老城区企业环保搬迁战略举措,既推动了老企业转型、传统产业升级,又为老城区拓展出全新发展空间,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转型注入新动力

在青岛老城区特别是市北、李沧等区域,有一大批老工业企业,这些企业少则有数十年历史,多则发展了上百年,历经风雨沧桑,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城市快速扩张和人口激增,作为百姓生活最密集区域的老城区,已经无法承受老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噪音等污染,而这些老企业也因为环境限制,无法扩大生产规模,不能新上生产装备,导致产品竞争力逐步下降。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双输”的格局,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变。为此,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全面实施老城区企业环保搬迁,加快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一个环保搬迁战略,让大批老企业从此脱胎换骨。青岛碱业股份公司是我市骨干化工企业,在老城区因发展空间局促,多年间被迫延续旧有产能和产品,市场压力日益增大。列入我市环保搬迁计划后,青岛碱业兵分两路:一路搬迁到平度新河化工基地,重点发展传统产品;一路在董家口循环经济区建设新材料公司,专门生产极具市场前景的苯乙烯。“位于董家口的新厂全部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50亿元!”青岛碱业股份公司董事长郭汉光说。我市曾对已经投产的30余家搬迁企业进行统计,这些企业的新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70亿元,是搬迁前的2.5倍。

面对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市老企业纷纷利用搬迁实施技术大升级,在业内一举占据制高点。目前搬迁工作正如火如荼、明年就将投产的青钢集团,先后与一批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签订关键技术、高端产品合作研发协议,搬迁后将建成高效型、可循环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生产高端优质钢材产品,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将把6家全资子公司搬迁到董家口的双星集团,计划投资35亿元建设绿色轮胎智能化示范基地项目,打造全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贸易中心和汽车轮胎试车中心,大力推广机器人,在产品、效率和能耗上将一举达到全球同行业领先。

据初步统计,老城区企业搬迁到新厂后,新上设备所占的比率平均在95%以上,有不少企业更是100%使用新装备,再加上工艺技术、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的全面升级,搬迁企业生产出的产品由此具备了强悍竞争力,为我市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注入了新动力。

重塑企业“发展观”

在老城区企业的搬迁过程中,环保是一个无处不在的核心词汇。我市在推进搬迁过程中,分类施策、有保有压。对那些高污染、高耗能、低层次的老企业,我市壮士断腕,坚决予以关停、转产;对那些具备竞争优势和市场潜力的老企业,则从政策、资金、土地等各个层面进行支持,让这些企业早投产、早见效。

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在环保方面的标准迅速提升,国内制造业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方面面临日益严峻的倒逼机制。而我市在推进老城区企业搬迁的过程中,按照国际标准、世界眼光超前规划,要求搬迁企业无一例外地将环保搬迁作为首要任务,力图搬迁后在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各项指标上走在同行业前列。事实证明,这一决策取得了巨大成功。

青钢集团仅去年提前关停焦化车间一项举措,就使李沧区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每年减少2000吨,搬迁到董家口以后,青钢新厂区计划建设8条国际一流的线材生产线,所有的环保装置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未来将打造出全国钢铁企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作为我市第一家全部关停的化工企业,青岛海晶化工集团老厂区去年停产,明年搬迁到董家口以后,将应用世界最先进技术和环保装置,对原有的生产工艺进行颠覆性的调整。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市所有老城区企业必须环保搬迁、绿色发展。”市搬迁办一位负责人说。“在过去几年里,我市各部门、各区市始终密切配合,对老城区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隐患突出、影响市区成片开发的企业反复进行摸排,全方位进行监督,确保企业环保搬迁、不留隐患。”而我市老城区企业也当仁不让,主动选择环保搬迁之路,它们深刻地认识到,在我国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经济新常态下,环保就是竞争力。环保搬迁战略的实施,改变了企业的现状,更改变了企业的观念,不仅推动了我市企业装备、技术、管理的全面升级,而且重塑了我市企业的发展观,为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腾”出升级发展的新天地

老企业搬走后,腾出的是一片升级发展的新天地。随着我市一批老企业完成整体搬迁,困扰原有区域数十年的空气、噪音等污染问题迎刃而解,腾出的地块按照总体规划,多用于整体成片开发,转型发展商贸服务、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或是建设大型基础设施,腾笼换鸟的目标按照预定计划全面达成。

市北滨海新区曾是我市老企业扎堆的区域,区域范围内列入全市老企业环保搬迁计划的企业达到30家。经过近年来的努力,这片区域完成搬迁的企业目前已达到10家,海晶化工集团、捷能汽轮机集团等4家企业正在进行新厂区的建设,即将实现投产,而它们腾出的12000多亩土地,将规划引进科技研发、总部经济、创意经济等现代服务业项目。

搬迁企业数量最多的李沧区,2008年共有55家企业列入老城区企业环保搬迁规划,占全市计划搬迁企业总数的一半左右,其中,位于李沧楼山片区的青钢集团、红星化工集团等重化工企业的搬迁尤其引人关注。记者了解到,李沧区大部分企业目前均已启动搬迁,近20家企业完成搬迁,这些企业尤其是重化工企业搬迁后,将使原先的老城区发生巨变,重新释放空间优势和生态优势。目前,我市已启动胶州湾东岸宜居新城规划环评,从把胶州湾东岸做优做美的角度整体考虑李沧楼山片区的发展定位,着力把该区域打造成胶州湾东岸的宜居新城。

在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的《深入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木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以老城区企业环保搬迁和化解过剩产能为突破口,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最大限度腾出土地、能源、环境空间,集聚发展蓝色、高端、新兴产业,提高投资、产出、效益和节能环保水平。而我市老企业环保搬迁已经取得的成果表明,环保搬迁完全可以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木,推动我市全面完成单位生产能耗大幅下降、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快速上升、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的目标,实现城市品质和宜居水平的大幅提升,实现率先科学发展和蓝色跨越。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