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世界邮轮经济发展迅猛,一些国际大都市在经济发展中也都相继渗入了“邮轮经济”的元素。2015年,青岛将继香港、上海、天津、厦门和三亚之后,成为全国第6个拥有邮轮母港的城市。位于青岛小港湾的邮轮母港将于5月迎来首航,这也意味着青岛将结束“经停港”时代,“后海”蓝色经济新岸线初见端倪。
据了解,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快速实施,以及青岛“全域统筹、三城联动”城市空间布局的展开,青岛邮轮母港的建设为市北区小港湾蓝色经济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5月1日,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将正式启用,首班邮轮5月29日起航。在起航之前,记者对其实地进行了走访,为市民带来邮轮母港最新的工程进展及其周边湾区生态居住区的情况调查。
从新疆路拐进长安路不久,海面上一座白色建筑物便映入眼帘。这些白色建筑物便是即将起航的青岛邮轮母港。邮轮母港造型为白色风帆,已进入最后的施工收尾阶段,仅剩几座塔吊正在进行最后的施工。记者获悉,目前邮轮母港客运中心主体基本完工,内部装修正在紧张进行中。
据了解,青岛邮轮母港客运中心总建筑面积接近6万㎡。建筑二层的大厅东西长度324米,南北总跨度105米。在全国的同类建筑中是跨度最大的。
邮轮母港所在地的青岛老港6号码头规划有3个邮轮泊位。港建公司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邮轮母港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客运中心之一,可以停靠目前世界上吨位最大的“海洋绿洲”和“海洋魅力”号邮轮,这也意味着几乎世界上所有的邮轮都可以在青岛的邮轮母港停靠。连着客运中心两侧建设了一条长达五百米的廊桥。工作人员介绍说,廊桥相当于一条快速通道,游客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直接登上邮轮。
与即将首航的青岛邮轮母港相邻的,便是承载过数十载春运的青岛港客运站。如今,这座有着40年运营历史的老站也将在国际邮轮母港投入使用后,完成华丽转型。
按照青岛邮轮母港的总体建设规划,青岛港客运站未来将转型升级为青岛邮轮母港客运中心,除继续承接日、韩班轮旅客以外,重点接待来自全球的邮轮旅客。按照青岛市旅游发展规划,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国际客运中心年游客吞吐量可达15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