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市: 晴多云 晴转多云 19 ~ 13

2025 04/27 10:22 -- 来源: 新华社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从早年间以咏春、舞龙舞狮为代表的中国功夫,到中国节日、传统艺术、民族音乐、新媒体短视频,再到影视剧、游戏,中国文化的新载体不断涌现、传播者更加年轻,越来越多优秀文化产品和文艺工作者正乘风而起、扬帆前行。

2025 04/27 10:19 -- 来源: 央视网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和世界科技发展大势,高度统筹中国发展和全人类福祉,围绕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战略意义、主攻方向、重点任务、价值取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2025 04/27 10:18 --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者的关怀厚爱与殷切期盼转化为拼搏奋斗的强大动力,踊跃投身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唱响新时代劳动者之歌,在新征程上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5 04/26 16:36 -- 来源: 央视网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每天约有9万艘次船舶进出港、1.5万班次民航航班翱翔蓝天、3500万辆汽车穿行在高速公路、5亿件快递在神州大地穿梭流动。今年以来,我国货运数据屡创新高,物流成本持续下降,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5 04/26 16:34 -- 来源: 央视网

习近平总书记与军队有着不解之缘。他出身于革命军人家庭,年轻时曾在部队工作。

2025 04/26 16:33 --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速5.4%,超出了很多国内外机构的预测,而过去往往在四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来得也比往年更早一些。

2025 04/26 12:27 -- 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阿方各界认为,尽管世界处于百年变局,但阿塞拜疆和中国始终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合作不断深化。作为最早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之一,阿塞拜疆期望借助一系列合作契机,与中国共同迎接发展新机遇。

2025 04/26 12:26 -- 来源: 新华社

习近平总书记为航天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2025 04/26 12:24 -- 来源: 央视网

中国与阿塞拜疆建交33年来,中阿关系万里同契、历久弥坚。两国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共建“一带一路”硕果累累。两国不断增进政治互信和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2025 04/26 12:23 -- 来源: 新华社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同志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2025 04/26 08:49 -- 来源: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从“两弹一星”奇迹到北斗三号组网,从中国空间站巡天到嫦娥月背采样,一代代航天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迎难而上、接续奋斗,创造了一个个非凡业绩。

2025 04/26 08:47 -- 来源: 新华社

学习新语|一图速览中央政治局会议要点

2025 04/26 08:46 -- 来源: 人民日报

越来越多国际人士认为,在当前全球动荡时刻,中国用行动向世界表明,中国是可以信赖并携手创造美好未来的伙伴,中国意味着确定性、未来性、机遇性。

2025 04/25 20:59 -- 来源: 央广网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4月24日是第10个“中国航天日”,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5周年纪念日,也是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日子。

2025 04/25 20:58 -- 来源: 新华社

中国全面建成天宫空间站,标志着中国独立掌握了近地轨道大型航天器在轨组装建造技术,具备了开展空间长期有人参与科学技术实验的能力。

2025 04/25 20:56 -- 来源: 新华社

今年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指出“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

2025 04/25 18:41 -- 来源: 央视网

天天学习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属的北京卫星制造厂,被称为“卫星的摇篮”“神舟的家园”。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正是在这里完成的总装。

2025 04/25 18:40 -- 来源: 新华社

学而时习之|敢于走别人没有走的路

2025 04/25 18:37 -- 来源: 新华社

2014年,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总书记说,“我现在能脱口而出引用古诗典籍,很多都是小的时候背诵的,终身受益”;

2025 04/25 15:49 -- 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在国际场合引述《中庸》《论语》等中国典籍中的名句,分享东方大国的处世之“道”,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历史关头,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8050064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