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连谏新作《谢谢你一直都在》《忍婚》与读者见面

2016-09-18 13:31:02
来源:青岛早报
责任编辑:夜楼

\

昨天下午,在青岛书城香港路店,知名婚恋情爱小说作家连谏携她的新书《谢谢你一直都在》和今年7月出版的另一力作《忍婚》与广大读者见面,这两本书都将亲情作为着眼点,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写,诠释了我们生命深处的爱恋。在读者见面会上,连谏讲述了两本书的构思经历和创作过程。见面会后,连谏现场为购书者签字,签售活动火爆异常。

最远的路永远是捷径

《谢谢你一直都在》是连谏的小说《门第》的姊妹篇,书中着重写了四个年轻人:草根二代,富二代,官二代,小知识分子二代。这四个不同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因为人生、情感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各自命运的发展走向相互碰撞,故事感人至深又跌宕起伏。在一次次的人生十字路口,怎样选择?去向哪里?迎接什么样的人生?是每一个人的肺腑之痛。他们的命运,就是在这样的纠纠结结中展开。谈到新书《谢谢你一直都在》,连谏说:“都说我的小说老少皆宜,但这本书我更建议年轻人多看看,因为这里面写了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性格和命运的重大影响。我一直觉得,每一个人,都是家庭的产品。家庭就像一个个气质各不相同的作坊,制造出了气质秉性各不相同的人。通过这本书,我最想告诉年轻人的一句话就是:最远的路永远是捷径。无论是什么人,能够靠得住的永远是自己,不是别人。这个社会是一个大舞台,舞跳得怎么样,只能靠你自己。 ”

婚姻中的忍让要有原则

谈到7月份出版的 《忍婚》,连谏坦言:“这本书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丈夫的一个亲戚。 ”从亲戚的经历中,她发现亲情是中国人最难以割合的情怀,他们给我们带来过快乐和幸福,也给我们带来过忧愁和烦恼。在亲情面前,人们做事的出发点往往都是好的,但做着做着就出现了偏差,甚至发展到了不能接受的地步。因为亲人之间的伤害远比外人要大,所以她觉得无论是怎样的亲情,都不能越界。此书原名《你是我亲人》,出版方觉得女主人公是一个在婚姻中十分隐忍的人,所以便改为了《忍婚》。在现实生活中,连谏觉得一个好的婚姻一定不是忍出来的,婚姻中应该有退让、妥协、包容,但不能一味地忍让,而是要有原则地退让。连谏希望大家读了这本书以后,在生活中遇到困扰后能得到一个小小的排解。因为这个故事跌宕起伏,很适合拍成电视剧,目前这本书的电视剧版权已经卖给了北京的一家影视制作公司。

阅读改变了我的人生

聊完了两本新书,作家连谏又与读者聊起了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话题。连谏说:“我觉得自己是阅读的最大受益者。如果我不热爱阅读,那现在我可能是在高密的乡下,过着另外一种并不喜欢的人生。因为有了阅读,我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大,因为有了阅读,哪怕现在我是个很宅的人,家门都不愿意出,但我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美很广袤,然后这个世界就在我的内心里。而且阅读随时能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有一种梳理,然后对自我有一种开解,觉得人生当中没有过不去的坎,如果在某一步卡住了,就能够回想起以前读过的、或是正在读的某一本书,你自己就会释然。 ”

有读者问连谏说,她的那些故事都是从哪搜集来的?她笑说自己生性好奇,而且特别八卦,对别人的生活和经历都很感兴趣,偶尔的一个话题、一个人物、一段故事都会成为她写作的原点,由此演绎出一部作品来。连谏说:“我的作品中的人物都来源于生活,他们就好像从我的生活中拎出来的一样,所以读者看了就会有一种亲切感,觉得他们就生活在自己的身边。 ”这也是连谏的作品老少皆宜、大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我是连谏的忠实粉丝

昨天下午3点,连谏的两本新书《谢谢你一直都在》和《忍婚》的签售活动正式开始。主持人刚刚宣布活动开始,提前买好了新书的读者便排起了长龙,等待作家连谏给自己签名。有些读者不但买了《谢谢你一直都在》和《忍婚》两本新书,还买了连谏推荐阅读的《耶路撒冷》。一位姓方的大姐拿到了连谏的签名新书后,显得兴奋不已。她激动地说:“我太喜欢连谏老师了,我是她的忠实粉丝,那个电视剧《门第》我看了好几遍,从那以后我就喜欢上连老师的作品了,也爱上了阅读,真没想到还能买到她亲自签名的新书! ”在众多的读者中,有中年男女,也不乏一些年轻人,他们爱上连谏作品的原因,都是因为她对感情的描写深入细腻,贴近生活。难怪人们评价连谏说:“有爱情的地方,就有连谏。 ” (记者 李慧)

[编辑:夜楼]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