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芝水库和大沽河是青岛市饮用水的重要水源地,尤其是产芝水库作为集中式饮水水源地,承担着青岛市区和莱西供水的重要功能,水环境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今年市人代会期间,两位市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对莱西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给予资金支持的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将其作为重点建议督办落实。目前,市水利局及莱西市政府对产芝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采取了设立保护标示、建立水质检测系统、组建管理队伍等一系列措施。
为保护水源地提供资金支持
邵斌、徐玲两位市人大代表在《关于对莱西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给予资金支持的建议》中提到,莱西市在历年工作基础上,对产芝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做了大量工作,并计划开展水源地综合整治,包括:投资实施围网、护坡等工程;实施一级保护区农田退耕、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工程;建设警示标志牌;在产芝水库周边安装监控设备,实施水源地环境防范工程;在东西放水洞、产芝水库入口设立水文水质监测站;解决一级保护区内交通穿越、畜禽养殖场污染、生活污水直排、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区内水产养殖项目、人工开发项目搬迁等问题。同时,还要开展产芝水库上游河道治理工程,对进入水库的12条支流及入口上游河道进行河岸修复、清淤疏浚、截污整治、建设生态水坝、植被种草生态修复等工程。由于莱西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较为重要,投入较大,鉴于莱西市财政困难,邵斌、徐玲两位代表建议,青岛市对莱西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健全水源地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饮用水水源地安全。
优先实施产芝水库保护项目
市人大常委会将《关于对莱西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给予资金支持的建议》作为重点建议督办落实,市水利局会同市财政局,多次主动与提出建议的市人大代表联系,沟通反馈初步办理意见,并进一步征求代表意见和建议。同时,多次与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室沟通,对接建议办理的工作基础要求及相关程序,主动接受市人大督办机关对办理过程的指导。市水利局会同市财政局等相关单位,针对建议提出的相关内容,调研了莱西市饮用水水源地及产芝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建设情况,汇总分析了市级财政对莱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资金支持,结合产芝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工程等主要工作,研究提出对建议的“答复”。
据了解,我市建立了生态补偿奖补机制,在补助标准的制定上,重点突出对平度、莱西两市的倾斜力度,其中,市级财政每年对莱西、平度重点水源地所在(邻)村、生态湿地所在(邻)村,按照每村25万元标准给预补助(其他区市15万元);生态公益林所在(邻)村,按照每亩30万元标准给予补助,资金全部用于补偿范围内所在(邻)村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及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公益林养护等。 2015年市级财政已拨付莱西市生态补偿资金2745万元,由莱西市财政部门按照补助资金管理要求统筹使用。
2016年,青岛市优先安排实施产芝水库饮用水源地安全保护项目的建设工程,并由市水利部门提供专项资金补助。整个建设工程包括建设30.49公里防腐刀片刺绳隔离防护网,防止人畜进入库区;建设16处视频监控基站,24小时不间断监控,为水库调度管理人员提供实时及历史图像;建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与业务主管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传递,为主管部门日常管理、应急决策管理提供视频数据。
全市中大型水库都要保护
近年来,莱西市一直将加强水源地保护工作作为重点之一,采取了多项措施保证饮用水安全。根据保护项目方案,莱西市在产芝水库设立了水源地保护标志,提醒行人水库水深危险,注意安全、注意保护,同时宣传水法的有关内容。莱西市在水库放水洞安装了两套全自动水质监测系统,全天候检测产芝水库对莱西市和青岛市供水水质的情况。同时,莱西市组建了管理队伍,30人负责水面管理、50人负责水库周边陆域管理、12人警区管理队伍负责环湖路4个重要入口的相关车辆通行。莱西市还修建了全场40公里的环湖路,在环湖路两侧绿化带内栽植陆生植物、乔灌木等,在环湖路外侧建设了18.5公里的排污管道,阻断周边村庄污水进入水库。
根据水利部的相关通知和我市水源地安全保护现状,市水利部门按照销号制、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封闭与监控同步的原则,计划2019年前,分期分批对全市22座大中型水库及重要水源地实行以“物理隔离、视频监控、设立标志”为主要内容的封闭式管理。 2016年,除安排产芝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项目外,还安排了城阳区书院水库、黄岛区孙家屯水库、胶州市青年水库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项目,全部项目按照计划年内均可完成。
从源头抓好居民饮水安全
市水利局下一步将加强与市人大和市政府办公厅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作室《关于督办75号代表建议的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落实代表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指导莱西市完成2016年产芝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工作,继续推进大中型水库水源地安全保障项目建设,将莱西市北墅水库、高格庄水库分别列入2017年、2018年度水源地安全保障项目建设,协调莱西市从源头抓好居民饮水安全,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生态补偿奖补机制,支持水源地所在(邻)村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及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公益林养护,提升饮用水水源地及周边生态环境质量。同时,配合环保等有关部门做好水库周边各级保护区管理工作及一级保护区农田退耕、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工程。
[编辑:亚麦]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