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壮大“领军企业” 培育“未来之星”
当前,未来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竞争制高点,根据《关于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我市将在太赫兹、海洋电子信息、深海开发、空天信息、卫星互联网、先进半导体材料、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八个赛道实现突破和探索布局。崂山区拥有一定的科研基础、人才资源以及产业生态,将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
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
记者从崂山区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了解到,崂山区在太赫兹、海洋电子信息、深海开发3个赛道已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空天信息、卫星互联网、先进半导体材料3个赛道已开始起步发展,类脑智能、量子信息2个赛道目前尚未开展产业化。目前全区涉及未来产业的8个赛道共有科技企业20余家。其中,青源峰达已开发出太赫兹三维层析成像系统、太赫兹时域光谱教研系统等多款核心产品,形成了面向航天隔热材料和涂层无损检测等多个系统的集成解决方案。中科星图发布了GEOVIS空天大数据平台,打造低轨卫星通信产业发展高地。
下一步,崂山区将打造未来产业创新策源地,研究出台崂山区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培育壮大未来产业三年行动方案,着力开辟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完善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前瞻布局引育建设全国领先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和技术创新平台等科创平台,奖励支持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推进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强化颠覆性技术给予;紧盯未来产业技术发展趋势,跟踪多领域、多学科、多技术交叉融合态势,关注氢能、生物质能、超导材料和纳米材料、碳捕集封存利用等领域研究前沿,敏锐捕捉颠覆性、突破性技术研发动向,常态化开展未来产业新赛道跟踪预研,适时培育新增长点。
科技成果一站式转化
推动未来产业成果转化孵化,崂山区深入推进“繁星计划”,建设一站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提供成果评估、技术交易、知识产权保护全流程服务。聚焦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引进和共建一批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支持驻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为项目提供定制化的市场评估和商业计划,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设立成果转化专项基金,支持驻区高校和科研院所早期科研项目开展概念验证和小试研发,鼓励有条件的驻区单位探索利益相关方参股共建运营机制,打造高水平未来产业中试基地。
加快未来产业起势发展,崂山区壮大一批“领军企业”,围绕太赫兹、海洋电子信息、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和细分赛道,重点打造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产业链带动能力及市场引领作用的科技领军企业,引导政策资源集聚;培育一批“未来之星”,建立未来潜力企业动态培育库,每年筛选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未来产业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精准扶持;孵化一批“种子企业”,实施“科产投”联动、“投育”联动,建立“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联动项目培育机制,培育未来产业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招引一批“生态型企业”,引导与本地产业链深度融合,提供上下游配套支持,推动资源共享与技术协同,共同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
建设未来产业加速园
加速未来产业创新要素集聚,崂山区瞄准未来产业细分赛道,以四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为主力,探索建设未来产业加速园,支持未来产业领域的初创型企业集聚发展,遴选一批具有产业爆发力的未来技术成果,加快推动技术成果转化落地;聚焦基础学科及前沿交叉领域,加快集聚面向未来科技前沿的顶尖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实施“汇智崂山”人才政策,设立“人才贷”风险补偿金,为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提供贷款贴息补贴;将未来产业作为创新创业大赛重点领域,发现和引进一批创新创业人才;提升财政科技创新投入,健全普惠性和竞争性支持相结合的投入机制,推动实施“拨投结合”“先拨后股”等资金配置模式,支持创新型产业突破发展,吸引资本投资未来产业。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首席记者 张译心 通讯员 吕林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王荣]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