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今年青岛中考录取线“普涨”

原标题:中考放榜 多校录取分数线“看涨”

7月10日上午,市教育局举行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工作媒体通气会,发布普通高中(含综合高中)及四区和高新区民办普通高中学校第一阶段录取分数线。其中,局属普高一段线为264分,二段线为249分;民办普通高中普通班最低录取控制线为229分,其他班最低录取控制线为215分。局属普高一段线、二段线相较去年都提高了3分,民办普高普通班最低录取控制线提高了5分,其他班最低录取控制线与去年持平。岛城各高中具体录取分数线多有上涨。

部分局属普高录取分数线

青岛一中

326分,比去年高7.5分

青岛二中

331.5分,比去年高5.5分

青岛二中分校

295.5分,比去年高10.5分

青岛三中

278分,比去年高7.5分

青岛六中

285.5分,比去年降11.3分

青岛九中

322分,比去年高7分

青岛实验高中

315.5分,比去年高15分

青岛十六中

266分,比去年第一、第二志愿高5分

青岛十七中

317分,比去年高9.5分

青岛十九中

304分,比去年高5分

青岛三十九中

305.5分,比去年高3分

青岛五十八中

330分,比去年高6分

青岛六十六中

第一、第二志愿264分,比去年高3分;第三志愿281.5分,比去年高20.5分

青岛六十七中

305.5分,比去年高1.5分

青岛六十八中

300.5分,比去年高9.5分

中考试题广纳各类元素

在所有学科迈入新课标时代的背景下,2025年中考命题树立了科学的考试评价导向,对未来的教学、学习和考试评价获得一体化、一致性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试题彰显新时代发展理念与成就,渗透五育,体现青岛历史人文、海洋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十个一”工程等城市特色,打造义务教育“最后一堂思政课”,发挥考试评价的育人功能,在引导新时代青年学子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同时,引领课程教学,加强思政融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今年中考试题在内容考查上体现基础性和全纳性,在实践考查上与课程学习、见识经历、生产劳动深度结合,在素养考查上聚焦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回归课堂主阵地,学会观察、调研、实验、论证和评价;引领教学关注探究过程和做人做事的过程,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品质培育。

试卷命题坚持素养立意,以主题化、项目化、情境化、创新性、开放性等形式呈现,推动大单元、大概念、跨学科等新课标教学要求的落实。优化情境,灵活设问,进一步减少“机械记忆”层次试题,巩固“双减”成效,引导学生摒弃死记硬背、机械刷题,引领教学关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从中考的结果上看,全市初三毕业学生整体表现良好,与预估情况基本吻合,客观反映了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强校提质的良好成效。”青岛市招生考试院院长王巍说道。

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

“2025年,全市初中毕业生共9.3万人,全市新增普通高中学位4800个。”王巍介绍道,“目前,市教育局已完成3+4本科、局属普通高中自招批、特长批、艺术班批和普通批的录取。7月10日14:00至12日11:00,四区和高新区未被录取(或投档)的考生可登录‘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管理平台’,网上填报分数带志愿,分数带志愿填报资格线为民办普通高中其他班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215分。今年分数带招生包括公办普通高中(含综合高中)、民办普通高中、新型职普融通、联办五年制高职,共计16263个招生计划。全市未被录取(或投档)的考生可填报或调整职业学校三年制职普融通批、三二连读批(含其他类型五年贯通培养)、三年制中职技校志愿。”

据王巍介绍,我市重视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普通高中学校呈现多样发展态势,省、市特色高中达到16所。中职学校培养方式十分丰富,设有“3+4”本科、综合高中、新型职普融通班、联办五年制高职、三二连读和三年制中职等招生类型,为学生提供多种“升学和就业”渠道;全市共有省高水平中职学校10所、特色化中职专业20个,中职学校共获得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11个,数量全省第一,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无人机操控与维护等专业点约40个,青岛财经职业学校取得新型足球试点学校举办资格,满足学生多样化成才需求;全市新增中高职贯通培养专业点43个,共有联办五年制高职招生计划1万余个,方便本地孩子在家门口读优质高职;职普融通办学灵活,有24所中职与对口普高开展合作办学。近年来,全市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普高学籍学生转到中职就读,选择技能成才的道路。

职业学校可调整志愿

职业学校第一阶段招生包括目前已经完成d “3+4”本科批,即将开始的分数带内的职业学校招生,以及后续的职普融通批、三二连读批、中职技校批录取。考生应于7月24日登录平台查询第一阶段录取结果,并按规定时间到招生学校报到。职业学校第二阶段录取将于7月25日至30日进行,有缺额计划的招生学校自主组织未被任何学校录取且符合条件的生源录取。7月30日后,录取平台不再接受新办理录取手续的申请。相关职业学校须按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要求规定的时间完成网上招生计划调整。8月1日(星期五)前,市招考院完成三年制注册录取考生信息审核。职业学校招生继续实行不退档、不改录政策,请需要修改志愿的学生于7月10日至12日11:00前,在进行分数带志愿填报时调整原报考职业学校志愿。

2025年,我市五年制高职招生计划为1万余个,为学生提供家门口读高职的机会。2024年,省教育厅首次开展五年制高职试点,我市有13所中职学校、135个专业点获批招生,招生计划8500人,今年招生计划较去年增加2000余个,体现青岛市重点推进五年制高职培养模式,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决心。“五年制高职”有三大优势,一是学校和专业有优势,开展试点的中职学校,都是山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或者优质特色学校。与中职合作的高职院校也都是优秀的公办高职,很多高职专业在夏季高考中的录取线都超过了本科一段线。二是培养模式有优势,五年制高职,实行的是五年一贯培养,人才培养方案由中职和高职联合制定,高职院校全过程参与,解决了中高职各自分层培养、融合贯通不足的问题。三是学生就业有优势,得益于五年贯通培养,中职学校办学层次提升到大专,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从高一入学开始,企业可以连续五年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更好用,更受企业欢迎,学生大专毕业后就业优势明显。

■新闻延伸

投档民办普高

切记按规定时间缴费

面向四区和高新区招生的民办普通高中,录取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于7月10日第一次公布投档结果;第二阶段于7月16日公布“分数带”志愿投档结果;仍然有缺额的学校,可于7月17日9:00至19日17:00进行第三阶段缺额申请录取。

各阶段被投档到民办普通高中的考生,都要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民办教育平台完成缴费,确认投档结果。已投档考生按规定时间完成缴费的,考生录取状态由“已投档”变更为“已录取”,录取结果被确认;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缴费确认投档结果的,则视为放弃投档结果,投档结果将被自动取消。各民办普通高中不允许组织现场报名。

全市民办普通高中录取均执行生源所在区(市)民办普通高中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专家提醒

家长应正确引导考生情绪

岛城心理咨询专家提醒,无论孩子的中考成绩如何,家长需要学会接受和正确看待孩子的中考结果。对于好的结果肯定皆大欢喜,对于一般或者不满意的结果如果抱怨、指责,那只会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更没有动力。其实,在孩子的内心最渴望的依然是来自父母的信任、支持和理解。家长朋友们在这段时期,应该多关注孩子当下的心理状态,聆听孩子心声,尊重、理解、鼓励孩子表达,引导孩子用运动、放声高歌、向信任的人倾诉、写日记等方法宣泄释放情绪。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彤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陆云琦]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7/11 07:06
· 来源 ·
青岛早报
· 责编 ·
陆云琦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8050064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