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石头荒”到“旅游村” 看山东这一村庄的生态变现

原标题:从“石头荒”到“旅游村”,看山东这一村庄的生态变现密码

“北崔崖村属于石灰岩喀斯特地貌,石多地少,耕地稀缺,70%村民外出打工,2013 年村集体收入仅为 2 万元。”青州市北崔崖遇龙河景区总经理王海营说。转机出现在2015 年,村两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依托村庄良好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致富。

8月7日,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主办的“践行‘两山’理念 建设美丽山东”媒体行活动来到潍坊青州市庙子镇北崔崖村遇龙河景区。这里群山叠翠、飞瀑流泉,既有惊险刺激的蹦极、漂流,又有极具乡野意趣的民宿。

景区完整保留了726米高的牛角山垂直崖壁和200余棵百年黄栌古树,打造了高空漂流、亲水竹筏等特色体验项目。3.7公里的生态登山步道将黑龙潭、老龙湾等自然景观有机串联,形成了完整的生态旅游环线。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科学合理的开发建设,该景区于2023年成功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24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0万人次大关。

“我们的收益分配采取多元化模式,既保障村民利益,又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王海营介绍道,“具体来说,现金入股方享有50%的分红,村民占30%,村集体留成10%,剩余10%作为景区发展公积金。去年,北崔崖村每位村民都分到了580元红利。此外,我们还以每平方米2元的价格流转村民土地,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

除了分红和土地流转收益,村民还通过参与景区经营实现多渠道增收。“目前,景区已吸纳31名村民从事环卫、安保、讲解等工作,另有20户村民经营农家乐,形成了‘务工赚薪金、股份分股金、旅游挣现金’的‘一地生三金’增收模式。”王海营说。

依托山区水资源丰富且水质好、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优势,北崔崖村自主开发设计“北崔崖”牌矿泉水,年销售50万瓶;对山楂、小米、香椿等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积极对接省内外供销农产品流通企业和电商平台,村土特产年销售额突破40万元。

“现在守着家门口的山水就能挣钱,谁还愿意往外跑?”正在张罗农家宴的王先生说。

从“穷山沟”到“桃花源”,北崔崖的蜕变,是党建引领下“景村共建、农旅融合、村企共赢”的生动实践,更是山区农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共富缩影。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棵古树、每一道溪流,都在诉说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故事,描绘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图景。

(大众新闻记者 王瑛琪 张文婷)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王荣]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8/08 09:15
· 来源 ·
大众日报
· 责编 ·
王荣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8050064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