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农村路网结构相对完善,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超1.2万公里;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高,自来水普及率达99.8%;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便捷化水平明显提升,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行政村全覆盖,97.8%的村庄建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持续提高,农村基本具备现代化的生活条件。
-
打造农业品牌 拓宽农产品销路
-
-
做强做优“青岛农品”品牌集群 打开畅销优销新空间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和历史悠久的地方保护品种,青岛做大特色农业集聚区,积极发展胶州大白菜、平度大泽山葡萄等特色农业,培育出1个国家级、4个省级特色农业优势区,带动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到400多万亩。
青岛日报 2025-07-18 -
“青岛农品”连续六年跻身全国区域农业品牌十强
“以前很多环节都靠人工,容易导致香菇品质不可控。自从引入全自动、智能化食用菌生产线后,菌种周年生产不受季节影响,生产全程数字化可追溯,极大提高了菌包生产的标准化程度,确保每一朵香菇品质如一。”近日,在位于莱西的艾泽福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综合部负责人崔誉舰介绍。
青岛晚报 2025-07-22 -
青岛“国字号”农产品再添4名新成员 累计已达73个
政策赋能之下,作为“三品一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名特优新农产品成为青岛农业品牌建设的核心抓手。目前,全市累计认定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73个,涵盖主要生产经营主体247家,认证面积超100万亩,农产品“三品一标”品牌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青岛早报 2025-07-05 -
年均38万批次快检数据 青岛建起农产品安全数字画像
聚焦“土特产”大文章,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因势利导,坚持质量优先、以品质塑品牌理念,深挖“土”资源、提升“特”品质、激发“产”动能,严抓绿色优质农产品质量,全面提升品牌竞争力。
青岛早报 2025-07-21 -
青岛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建设 农产品年出口额60亿美元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近年来,青岛市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坚持向设施农业要营养、要产量、要效益,市委市政府多次对发展设施农业提出具体部署,建立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联席会议机制,构筑起支撑设施农业发展的“四梁八柱”。
青岛早报 2025-05-29
-
-
当先进科技走进田间地头
-
-
服务特色农业发展 青岛农大科技小院集群落地城阳
科技小院是农业院校开展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创新组织模式。根据协议,山东青岛夏庄科技小院集群将建设6个科技小院,包括农业产业金融科技小院、茶叶科技小院、猕猴桃科技小院、乡村治理科技小院、乡村振兴规划设计科技小院和非遗智创工坊科技小院,服务当地特色农业发展。
青岛日报 2025-08-04 -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青岛市农科院与崔家集镇签署农业科研合作协议
青岛市农科院与崔家集镇人民政府的合作,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科技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的具体举措。此次合作将聚焦三大领域:一是联合开展番茄等特色品种选育与核心技术攻关;二是共建标准化育种示范基地;三是推动种植、加工、销售三产融合。
信网 2025-08-13 -
聚焦大葱机械化 平度市两家农机企业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平度市大葱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0万亩以上。近年来,平度市积极开展大葱技术及装备推广应用。推广大葱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开展大葱耕整地、开沟起垄、育苗移栽、田间管理、收获等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
信网 2025-07-22 -
校地共建赋能种业振兴 青岛农业大学种都科研基地落户即墨
根据协议,即墨区移风店镇、青岛农业大学与大沽河流域国家农业科技园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三方在开展蔬果大田作物等种子科研技术攻关、共建共享科研平台、共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深化智库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形成“政府引导、高校主体、园区赋能、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
信网 2025-07-25 -
青岛农科院在平度验收豌豆高产技术 “粮豆双优”模式促增收
本次重点验收的“豌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提升豌豆单产和品质方面效果显著。经专家组严格现场实打测产,应用新技术的豌豆亩产高达347.2公斤,相比传统种植方式增产约120公斤/亩,增幅超50%,成果显著。
信网 2025-06-25
-
-
乡村文旅促发展
-
-
青岛西海岸新区杨家山里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规划引领打好生态优先“绿色牌”。坚持以“原山原水原生态、原汁原味原生活”为建设理念,聘请专家团队对村庄布局、生态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做出长远规划,划定传统村落、山林景观等四大风貌区,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红色研学、乡村影视、旅居产业等,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品”格局。
青岛早报 2025-08-07 -
青岛即墨露营节火热开幕 文旅融合激活乡村“潮经济”
傍晚时分,露营基地的草坪上帐篷绽放,与远山相映成趣。现场设置了亲子互动、美食体验、文创市集、露天电影、星空观测等特色项目,“星空音乐会”更吸引不少年轻人打卡。游客刘女士表示,平时工作忙,这次活动让她有机会带孩子亲近自然,十分及时。
信网 2025-07-25 -
从采摘到露营 莱西市日庄镇农文旅融合带动村民年增收1.8万元
农文旅融合,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产业协同发展的大门,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日庄镇通过多场景、多业态融合提升文旅吸引力。在消费业态上,推出“文旅 餐饮”“文旅 手作”等模式,打造乡村美食市集,汇聚日庄火烧、农家土灶菜等特色餐饮,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信网 2025-06-27 -
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 崂山区启动新建3个乡村振兴片区
目前,北宅街道“百果溪谷”、沙子口街道流清湾、王哥庄街道仰口3个乡村振兴片区建设初显成效。在持续打造上述3个乡村振兴片区的同时,崂山区今年将启动沙子口街道南九水、王哥庄街道崂山湾、北宅街道华楼慢悠谷3个新的乡村振兴片区建设。
青岛早报 2025-06-18
-
-
聚焦环境整治 擦亮乡村颜值
-
-
崂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多措并举整治市容乱象
暑期的崂山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山海画卷,八方游客慕名而至。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占道经营、乱摆乱放、“黑导游”拉客等市容乱象时有发生,崂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迅速响应,组织各派驻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以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全力营造整洁有序的旅游环境。
信网 2025-08-04 -
青岛即墨区多措并举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焕新颜
近年来,即墨区农业农村局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先手棋、必答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探索出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整治路径,让农村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既有“颜值”更有“内涵”。
青岛早报 2025-07-25 -
精准发力靶向施策 城阳全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质增效
瞄准突破点,开展区级和美乡村建设。按照“面上全部覆盖、点上优化提升、片上集中打造”的思路,累计投资约2.6亿元,对东西两翼规划保留村庄按照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标准开展区级美丽田园示范村建设,逐步补齐村庄道路、排水、亮化等基础设施短板。
信网 2025-07-17 -
青岛市举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训 多形式赋能和美乡村建设
罗教授围绕农村人居环境评价要领、美丽宜居村庄建设、长效管护运行等方面,结合全国典型案例和先进做法进行了翔实而全面的讲解。培训期间,青岛市公用建筑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李彦霖重点对村庄规划设计法律法规、规划设计实务等进行培训。
信网 2025-05-21
-
-
政策护航 助力乡村振兴提速
-
-
青岛全链条推进农村产权交易 新增流转交易额13.3亿元
据介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攻坚提质行动是今年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领域摸清农村集体家底。通过对全市5300个集体经济组织的精准清查,共清查核实集体资产1344亿元、较上年增加84.9亿元,集体资源1172万亩、较上年增加49万亩。
信网 2025-07-22 -
青岛农业农村局强化涉农行政调解能力 护航乡村振兴
会议要求,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必须提高政治站位,认真组织学习,深刻认识到做好行政调解工作是服务乡村振兴、防范矛盾升级的基础性工作,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对群众关切的农资质量、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经济相关纠纷等矛盾多发领域,主动靠前、积极作为,高质效解决群众诉求,维护农业农村和谐稳定。
信网 2025-08-13 -
让农户受益 青岛市级特色农产品保险试点再扩容
2025-2026年青岛市级特色农产品保险试点险种包括生鲜牛乳收入保险、蛋鸡收入保险、生猪收入保险、肉牛收入保险、蔬菜收入保险、果树气象指数保险、蜜蜂气象指数保险、海参养殖高温指数保险、牡蛎养殖风力指数保险等9个险种。实施期限为自方案印发之日起至2026年12月31日。
信网 2025-07-20 -
青岛开展惠农便民摊点试点工作 给供需双方带来“大方便”
地摊经济是经济活力的生动注脚,更是城市“烟火气”的直接体现,承载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在释放地摊经济活力的同时实现有效管理,确保“烟火气”与“秩序感”并存?青岛不少地方因地制宜,灵活通过政策引领、科学规划、有效管理等方式,力图寻求二者之间“更优解”。
青岛日报 2025-0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