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移”出好民风“易”出新风尚 青岛扎实推动移风易俗走深走实

原标题:“移”出好民风 “易”出新风尚 青岛扎实推动移风易俗走深走实

移风易俗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青岛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为乡村全面振兴和社会发展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聚焦健全机制,出台《关于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开展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成立由23个市直部门组成的全市深化农村移风易俗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工作协调机制,确定由10个市直部门“一对一”挂点包联区(市),围绕基层治理、行业监管、宣传教育、依法惩戒、激励引导等方面强化协同、同向施策,构建起全市移风易俗“一盘棋”工作格局。

聚焦常态推进,依托全市6000余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注重内容“生动鲜活”和形式“多样化”,广泛开展文明婚礼、文明祭祀、“红白喜事”帮办等活动和服务,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生活方式,将移风易俗的触角延伸到广大群众中去。

聚焦宣传教育,用好群众身边的宣传阵地,全面开展移风易俗政策和文明理念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做文明行为的倡导者、传播者、实践者。组织开展倡导移风易俗小戏小剧创作展演,用“小切口”展现“大主题”。

目前,青岛已在八大关景区、奥帆中心、邮轮母港、即墨古城等极具“青岛范儿”的区域建成新时代结婚礼堂132处,累计为3000余对新人举办新式婚礼,“喜事新办、新事简办”在青岛蔚然成风。

青岛各级各部门立足实际,用一项项创新举措、一次次暖心服务破除陈规陋习、厚植新风正气,让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吹遍青岛城乡。

“移风易俗大变样,文明新风都提倡。高价彩礼咱不要,亲家一听心欢笑……”在西海岸新区大场镇三河埠新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乡村志愿“帮喜团”开展的宣讲引发现场村民强烈共鸣。“帮喜团”由当地36名热心村民组成。每当有村民办喜事,“帮喜团”便主动上门宣传“喜事新办、新事简办”理念,为新人提供婚庆服务,累计为38对新人节省资金60余万元。

如果说“帮喜团”缓解了“结不起”的问题,“新风食堂”等场所则以小成本解决了宴请时的人情往来难题。

在城阳区,部分村庄实施旧村改造后,新建社区没有闲置场所供居民举行婚事、丧事、过寿等红白喜事宴席。在酒店办宴席价格贵、居民负担重。为了让居民在“家门口”有个办宴席的公共场所,“新风食堂”“喜事大厅”应运而生。

城阳街道大北曲前社区依托社区“助老食堂”,建设了城阳区第一家“新风食堂”。“新风食堂”采取“微利便民”的运营模式,同时提倡简化仪式流程,减少宴请人数、天数、菜数,极大地减轻了当地居民办宴席的经济支出。有的社区还探索实行奖励机制,为不燃放烟花爆竹、自觉抵制大操大办的居民提供餐费折扣优惠。

“新风食堂”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当地居民的广泛好评。“新风食堂”的使用场景不断拓宽,逐渐融入“理论宣讲”“居民议事”等环节,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阵地。截至目前,城阳区已建成68个社区“新风食堂”,承办居民红白喜事宴席2000余场。

除了“新风食堂”,“喜事大厅”也逐渐成为村民办喜事的选择。在胶州市铺集镇松园新村,村里将闲置房改造成现代化“喜事大厅”,配备红木圆桌、主题背景墙、灯架音响等设施,大厨、餐车都由村里红白理事会安排,人均餐费标准不高于50元。同时把胶州秧歌、茂腔等当地特色文化节目带到婚礼现场,让婚礼在文明、经济的同时,更有文化味、家乡情。现在的“喜事大厅”不仅用于举办婚礼,还成了老人过生日等家庭欢聚的场所。目前,铺集镇已建成10处“喜事大厅”,累计为村民节省150余万元。

从“人情攀比”到“新事简办”、从“讲排场”到“重乡情”……青岛不断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纵深推动移风易俗工作,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让文明之风吹遍城乡千家万户,让文明的种子根植群众心田。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博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戴慧慧]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5/01 08:10
· 来源 ·
青岛日报
· 责编 ·
戴慧慧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8050064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