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信号山:购买空牛奶盒、空笔芯向学校交作业 成绩评判需多变通

近期有网购平台商家在出售空笔芯、空牛奶盒等商品令人摸不着头脑,打开商品评论区才发现是为了应付学校老师,有评论称买空牛奶盒是孩子幼儿园环保作业,空笔芯则是老师要求两天上交一根笔芯,从家长应付的结果来看,学校的行为已经偏离教育的意义。

 (来源:网购平台)

空牛奶盒50个18元,100个28元,商家直接在商品描述写明,“学校任务,少年宫竞赛不要怕”“方便不喝牛奶的同学和没时间清洗的家长”等标语,还有多个牛奶品牌可以选择。这些废旧物品回收会出现在校园手工课堂或环保作业上,课程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通过对废旧物品回收利用以锻炼动手动脑能力,许多成年人童年也有类似作业,或者和同伴自发制作手工,比如收集冰糕木棒制作模型,收集树叶制作书签等,过程中也让一些孩子犯愁,却没有强制性完成任务的情况出现。

如今手工课堂这类课程已经出现跑偏,如果为了培养孩子动手能力,一些课堂所需物品能否由学校统一采购,或者在校园和食堂中寻找合适材料替代。如果让孩子从身边寻找材料,培养环保意识,是不是应该考虑到有的人不喝牛奶,有的人喝桶装奶不喝盒装奶,这类学生的作业应该如何完成,通过购买别人喝完的空牛奶盒能不能起到培养环保意识的作用。一门作业的布置和实施有太多细节需要考虑,有些课程上交了完美作业并不代表学生有所收获,操作不当反而容易给孩子树立形式主义反面教材,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作业、成绩判断学习成效一直以来都被认可,但过程同样重要,实践类课程不同于试卷成绩,需更加重视参与过程和收获感受。用结果倒推过程在某些情况下确实有效,过于看重结果也容易出现极端,学生大量购买空笔芯则成了又一“经典”,被称为校园形式主义。

 (来源:网购平台)

有的学校通过圆珠笔使用情况来判断学生学习用功程度,写得多则学得多,越努力效果则越好,有消费者在空笔芯商品评论区留言称,“买这个是因为班主任让两天交一根笔管,不交罚款五块钱”,获得三千多赞,四百多条评论,还有家长称孩子高三,老师要求每周交两支空笔芯,交不出来就谈话。根据这些评论可以看出,通过笔芯使用量来判断学习用功程度效果并不好,极易被造假,且会给学生、家长添加多余负担。

教育不能只看表面效果,每个人饮食、学习、生活方式均不同,完全依赖量化衡量成绩容易滋生形式主义,有一部分学生、家长会想方设法投机取巧、另辟蹊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学习效果检验、成绩考核还需多途径、多标准入手,不能单一化评判,避免出现“为了做而做”,给学生、家长、老师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信网评论员 孙宝震

[来源:信网 编辑:陆云琦]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4 08/15 19:40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孙宝震
· 责编 ·
陆云琦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8050064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