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激活沉睡的数据 “海悟”大模型让海洋“资源”变“资产”

原标题:激活沉睡的数据,让海洋“资源”变“资产”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发布“海悟”大模型仅一年多时间,其应用已实现相关销售额超5500万元,服务50余家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及大型涉海企业。这是青岛国实科技集团(以下简称“国实科技”)在海洋大模型领域取得的成绩。

大模型是当前国家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发展的新兴赛道,正赋能千行百业,深刻重塑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们强烈感受到,大模型的竞争已进入‘现实主义’时代——核心不再是拼参数大小,而在于能否真正落地,解决实际问题。”谈及海洋大模型研发及成果转化经验,国实科技旗下信息公司负责人孙辉感慨。

在海洋大模型这场“现实主义”竞争中能够取得亮眼成绩,是因为国实科技自创立伊始便将推动海洋数据资源化、资产化、产业化作为核心使命。建成全国首个海洋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研发“海悟”海洋大模型,近年来,国实科技不断激活沉睡的数据资产,让海洋数据加速“变现”。

构建国家级海洋数据流通枢纽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资产。从成立国家数据局到开展“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国家层面正加快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海洋数据是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研发海洋大模型的一个核心要素。“不过,海洋原始数据采集成本高,部分科研机构或普通企业难以承担。掌握海洋数据的单位又常常自行存储,以满足各自具体科研和业务需求为主。海洋数据的开发利用长期面临采集成本高、交易流通难等痛点。”孙辉说,在调研过程中,他也了解到,其实很多单位都有盘活海洋数据的意愿,但因为缺乏安全、有效的流通渠道不得不搁浅,“这说明了建设海洋数据交易平台的必要性。”

青岛拥有崂山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一批涉海科研单位,在多年的海洋调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海洋数据,建设海洋数据交易平台格外有优势。打破海洋数据分散的局面,加快将海洋“资源”变“资产”,国实科技打造出全国首个海洋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构建起覆盖“全球—海区—省—市—核心区域”的立体化海洋数据资源体系。

“数据拥有方将原始数据或数据产品加密后存入交易平台,获取数据资产证书。数据买方付费后获得密钥,获取原始数据或数据产品。整个过程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交易可追溯。”孙辉说,该平台的创新之处在于,解决了海洋数据存证溯源、定价、资产化等关键难题,从而有效促进了海洋数据的确权、估值、交易与流通治理。

“通过不懈努力,我们已汇聚海洋环境、地理信息、遥感、综合管理等四大领域的292类海洋数据资源,总量超50PB,约占全国海洋数据总量的四分之一。”孙辉补充说,该平台面向各类海洋科研机构以及相关企业开展海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遥感影像等海洋数据交易,截至目前,带动产业上下游产值5亿元以上,释放了海洋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巨大潜能,为智慧海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石。

探路先行海洋大模型研发应用

“小青,目前青岛海上的渔船都在哪里?展示一下近期的轨迹图。”工作人员在对话框中输入文字后,大屏幕上很快展示出青岛所有渔船的坐标位置和运动轨迹。这是国实科技基于“海悟”大模型研发的青岛智慧海洋综合管理平台,是“海悟”大模型成果转化的一个案例。

“我们在2023年底萌生研发海洋大模型的想法,2024年1月就制定了详细转化计划,组建了专门团队全力投入大模型研发。2024年5月,我们正式发布了‘海悟’大模型。”孙辉介绍,该大模型聚焦智慧海洋业务,核心能力非常务实,主要服务于海洋防灾减灾、渔业安全生产、海洋政策研究、渔业执法等。一年多来,“海悟”大模型及其产品迅速在青岛、烟台和漳州等地部署应用,推动了海上作业规范化、执法便捷化、监督精准化。

研发“海悟”大模型的初衷,在于国实科技对海洋产业数字化痛点的深刻观察:一边是传统作业方式面临数据利用低、决策靠经验的老问题;另一边,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在深刻改变产业形态,而通用大模型虽强,却难以满足像海洋这样高度专业化垂直领域的需求。打造真正“懂海洋、能落地”的海洋垂直领域大模型势在必行。

数据、算力、算法是研发大模型的三大核心要素。国实科技集聚数据、算力、算法优势,为卡位海洋大模型、成功研发“海悟”大模型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10月,凭借“数据驱动海洋大模型训练,加速探索海洋科学研究新范式”项目,国实科技获得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全国总决赛科技创新赛道季军。

当前,国实科技还发布了海洋渔船执法大模型“船寻”和海洋生物医药大模型“海星”。未来,国实科技的研发重心将转向智能体方向。就像美国科技公司OpenAI近日发布的ChatGPT智能体一样智能便捷,国实科技基于“海悟”强大的大模型底座能力,已重点突破系统数据整合、检索增强生成等关键技术,研发了“灵龙”海洋智能体,旨在构建专业报告生成、政策精准问答、业务数据分析、渔船违规智能预警等核心能力,显著提升海洋政务的智能化、精细化与高效化水平。

在孙辉看来,无论是海洋大模型抑或是海洋智能体,只有依靠技术创新,让其真正接入实际业务流,扎扎实实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走在大模型建设前列。

[编辑:赵晓珊]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7/23 09:53
· 来源 ·
· 责编 ·
赵晓珊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8050064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