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蓝天航空:加快高端飞行模拟机“青岛造”

原标题:加快高端飞行模拟机“青岛造”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

驾驶舱外,高分辨率屏幕实现全向环绕,机场、楼宇、大海等场景逼真呈现;驾驶舱内,各项飞行参数和导航信息在机载多功能显示器上实时更新……

在青岛蓝天民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天航空”)厂房内,工程师正在一架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模拟机驾驶舱里,熟练地操纵模拟机开展各种情况的模拟飞行测试。

总部位于崂山区的蓝天航空,以“助力国产大飞机、配套低空经济产业”为核心战略,致力于探索虚拟/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飞行模拟机领域的创新应用,是一家专注于高等级飞行模拟机及分系统研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在国产大飞机工程模拟机研制方面有着成功经验。近年来,低空经济的发展为其开辟出一片更广阔的天空——该公司研发推出的eVTOL飞行模拟机目前已涵盖工程试验、适航认证支持、飞行培训及展示体验等多元场景,成为竞逐低空经济新航路的重要工具和创新平台。

助力eVTOL“振翅”蔚蓝

在蓝天航空采访时,“eVTOL”这一英文缩写被频频提及。什么是eVTOL?如果仅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这样的专业术语来解释,可能仍显得不够直观。实际上,目前我们已经接触到的诸如蔚蓝空间货运飞行器、小鹏飞行汽车等,都属于eVTOL的具体应用形态。

“离地三尺无小事。eVTOL的研制,面临真机试验成本高、周期长,部分试验科目试飞风险大等挑战。我们开发的工程模拟机可应用于飞行器的开发调试、人机工程验证、整机功能系统集成验证、首飞试飞培训,以及适航符合性验证等多个环节,可有效帮助研发团队在仿真环境中反复验证和优化eVTOL设计,提前识别并解决潜在问题。”蓝天航空技术部长周标举例表示,通过公司研发的飞行模拟机,eVTOL飞行员能够在没有实际飞行风险和成本情况下,沉浸式积累不同飞行场景、应急程序和操作细节的实践经验,全面提升操作熟练度和应对能力。

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企业,蓝天航空组建了一支以研发人员为核心的专业团队。据周标介绍,蓝天航空现有团队成员6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达到七成,他们主要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院所,并有着多年飞行模拟机研制经验。以该公司即将交付的一款展厅模拟机为例,蓝天航空研发团队将工业设计、皮实易用、互动体验、成本控制等要素融入其中,实现了eVTOL展示产品的自我突破。“这是我们SkyScape Flight Pod系列的第一款产品,采用了蓝天航空标准的软件平台和模块化设计,不仅可以简化为体验级设备,还可以‘按需进化’为基础款工程模拟机,甚至加装运动平台后,升级为更高级别的飞行模拟机。”项目经理李鑫说。

推动青岛低空经济“起飞”

创新驱动下,蓝天航空正加快拥抱更大市场,与国内多家头部eVTOL企业已建立合作关系。

比如,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今年7月,由蓝天航空研制的用于eVTOL工程试验验证及试飞员训练的专业级工程模拟机在沃兰特航空实验室正式验收并启用。这台“青岛制造”的eVTOL工程模拟机是国内首台专业级eVTOL工程模拟机,不仅是我国在低空经济装备研发道路上的里程碑,更将为工程试验、适航验证、飞行训练等全产业链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据周标介绍,该款模拟机基于沃兰特航空首款高等级载人航空器天行——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知的起飞重量最大、客舱空间最为宽阔的载人eVTOL的基准构型研制。采用航空部件级机载系统建模技术、民机综合航电仿真技术、多类型航空总线信号程控与激励技术、高保真度数字声音仿真技术等多项自主可控先进技术,构建了人在回路的半实物仿真平台,能够完整、逼真地模拟天行的驾驶舱环境、操纵品质和机载系统特性。

“该模拟机采用开放式架构与模块化设计,从开发到交付都体现了蓝天航空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卓越的攻坚创新能力,其高实时性仿真能力及完备试验工具链,已在国产大飞机项目中多次得到验证。”沃兰特航空工程模拟机负责人刘忠谦表示。

“青岛制造”的国内首台专业级eVTOL工程模拟机的交付投用,只是蓝天航空推动青岛低空经济“起飞”的一次生动实践。作为青岛市低空经济产业链条中的一家重点企业,蓝天航空还牵头建设了“青岛市飞行模拟技术创新中心”,持续推动飞行模拟仿真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进一步提升青岛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赵晓珊]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9/17 08:29
· 来源 ·
青岛日报
· 责编 ·
赵晓珊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8050064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