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首个40万吨干散货数智码头投产
这是山东港口青岛港第二座40万吨矿石码头 “双40万泊位”搭建铁矿石运输大动脉
10月27日,随着载有巴西淡水河谷铁矿的30万吨矿石船舶“双子座”轮在董家口港区矿石码头D31泊位开启第一抓斗作业,山东港口青岛港第二座40万吨矿石码头正式投产。由此,青岛港成为全国首个拥有40万吨干散货数智码头、北方首个拥有双40万吨矿石码头配置的港口。这是青岛港枢纽能级、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新跨越,更是我国超大型干散货码头建设与运营的新高峰,对推动我国港口行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座40万吨矿石码头投产
作为国家重点水运建设项目、《青岛港总体规划(2035年)》落地的核心项目,青岛港第二座40万吨矿石码头是紧抓国家战略机遇,强力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延伸拓展的关键举措。一直以来,青岛港加速推动港口功能从“运输枢纽”向“供应链枢纽”升级,董家口港区凭借区位与资源优势,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当前国际船舶的大型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董家口港区首座40万吨矿石码头2024年接卸量突破4000万吨、泊位利用率高达90%,能力趋近饱和。此次新码头建成投产,正是青岛港直面码头能力瓶颈,不断扩大泊位效能、稳定供应链保障的生动实践,对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大宗物资运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座40万吨矿石码头位于董家口港区琅琊台湾作业区西防波堤外侧开敞式码头区,2022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1个30万吨级铁矿石泊位(水工结构按靠泊40万吨散货船设计),现配备2台3500吨/小时卸船机、1条10500吨/小时皮带流程,配套建成前方堆场29万平方米、后方堆场102万平方米,泊位引桥联通码头和陆域。投产运营后,将新增码头通过能力1600万吨/年、提升堆存能力1000万吨,助力“双40万泊位”年通过能力突破5600万吨,相当于为我国钢铁企业搭建了一条“全天候、高效率”的铁矿石运输大动脉,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筑牢“海上屏障”。
全国首个40万吨干散货数智码头
此次投产的新码头,是全国首个40万吨干散货数智码头,集成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率先开发应用智能化的干散货码头通用操作系统(iGTOS),依托云港通、玉衡平台建立安全可控、服务便捷的集疏运管控体系,将实现全流程生产经营过程的实时监测、智慧决策和数字化感知,持续助力安全本质化、全过程自动化、全区域信息化、全链条智慧化。同时,码头将配备最先进、最智能的干散货专业设备,具备卸船、装车、混配、临港供料等全工艺自动化流程,实现卸船机、堆取料机、门机、装车楼等全机种的自动控制,填补了国内超大型干散货码头数智化运营的空白,树立了从“传统作业”向“智慧服务”转型的新范式。
建设过程中,青岛港依托高效率、大规模的“暃”字形预制场,创新采用“点名”沉箱出运模式,根据箱梁出运安装需求灵活调整顺序,大幅提升预制及出运效率。此外,项目首次建设贯通引桥的临时钢便桥,将原本复杂的海上施工转化为更安全、高效的陆上施工,实现24小时昼夜连续作业,推动工期缩短4个月。在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方面,项目首创水运工程智慧化数字管理平台,依托BIM建模开展钢管桩碰撞试验与船舶站位优化,精准确定最佳打桩参数,为施工精度与安全提供了科学保障,也为水运工程智慧化建设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助力实现六大数智化新突破
投产筹备期间,青岛港锚定“早投产、早创效”目标,系统性推进各项筹备工作,从科学编制投产方案、精细化开展设备联调联试,到全面排查整改潜在问题、分层分类抓好人员教育培训,每项环节都力求精准高效。同时,青岛港积极联动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单位,构建起“政企协同、多方联动”的保障体系:交通运输部专业指导,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持续强化过程管控,山东省海事局严把海上安全关,青岛市交通运输局、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西海岸新区交通运输局、董家口经济区管委等靠前服务,针对项目审批、手续办理等全流程开辟绿色通道;董家口港海关、董家口海事局、董家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及青岛引航站,指导制定船舶靠泊方案和应急保障预案,创新建立“一站式”通关查验模式,实现船舶靠泊、货物监管无缝衔接,“零距离”护航码头高标准推进、顺利投产。
2015年,董家口港区首座40万吨矿石码头接卸首艘40万吨级大船,开启了中国港口干散货作业的“大船时代”,截至2025年9月接卸数量超460艘次,总量达1.6亿吨,持续领跑全国沿海港口。如今,两座40万吨矿石码头将联动形成“比翼双飞四十万、世界一流矿码头”新格局,实现海、陆、铁三路集疏港,助力青岛港打造最大“矿石超市”,进一步强化服务国家大宗物资运输的能力水平,保障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从单座码头的突破发展到双码头的集群发力,印证了从‘规模扩张’向‘智慧赋能’的转型跨越。”青岛港投资发展部副部长于志涛介绍,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以来,青岛港推动谋划20余项重点项目。随着双40万吨矿石码头的全面运营,青岛港将不断增强码头数智化水平,持续拓展多国别混矿、保税铁矿石筛分中转等新业态,打造集铁矿石接卸、仓储、加工、配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助力我国向“钢铁强国”不断迈进,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服务国家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未来,青岛港也将依托第二座40万吨矿石码头,以全方位数字化、智慧化为驱动力,助力实现“六大数智化新突破”:全球首座效率最高、设备最先进、工艺最全的干散货“双40万”智慧码头;全球首创多模态跨区域多港融合的干散货生产智慧管控平台;行业首创全货种、全机型、全场景干散货综合码头智能协同作业模式;行业首创全域感知、自主决策、多能融合的生态环境管控体系;基于AI分析技术的全要素、全过程、全周期的设备智能运维管控;创新供应链全程可视化、定制化、一站式干散货客户服务新模式。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徐美中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赵晓珊]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