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街头,有这样一对环卫工父子,61岁的父亲拿着大扫帚在前面扫,29岁三级智力残疾的儿子在后面用小扫帚和簸箕把扫成一堆的垃圾倒进桶里,两人这样搭档已有4年。
为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子,父亲丁兆永带着儿子一起当环卫工人。此外,他还要照顾高龄的老母亲、常年患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孙子,生活的重担并未将这位父亲压垮,他常说,“一家人能在一起就很好了,很知足。”周围邻居们得知情况,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让这家人在寒冷的冬日里备感温暖。
1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金口一路30号,丁兆永的家。家是一间小平房,门前有块不大的空地,空地上摆放着劈好的木柴和几个幼儿的玩具。进入房间,里面光线较暗,20多方平方米的空间被分为两间,供一家五口人居住。房间比较挤,没有坐的地方,只好站着说。
“好在孙子的智力没有问题,就是见到生人不太敢说话。”提起往事,妻子柳凤臻掉下眼泪。她的眼睛去年得病,肿得睁不开,后来住院做了手术后才慢慢恢复。住院期间,丈夫和儿子每天扫马路,她缠着绷带,抹着黑在病房里照顾小孙子。
丁兆永的母亲今年86岁,老人有两个儿子,在每家各住半年。每次到时间了,丁兆永就回老家把老母亲接来,住够半年后再把老人送到弟弟家。今年,老人和他们一起在青岛过年。
“儿子从小脑子不好,反应迟钝,上过几年学,但没认识几个字。”丁兆永说,2004年他和妻子外出打工,就把儿子带在身边,寸步不离。后来,为给儿子娶媳妇,丁兆永花去了全部积蓄,但孙子出生不久,儿媳被娘家叫了回去。
丁兆永和儿子每月工资加起来有近4000元,目前能维持一家五口人的生活。“近几年环卫工人的待遇越来越好,不仅工资涨了,逢年过节还能发点福利呢,”说着他从柜子里翻出前几天刚发的一袋20斤大米,并盘算着去年还发了一桶花生油、几尾黄花鱼。
丁兆永感到满足,除了工资涨了,更多还有来自邻居们对他家人的关心和帮助。“房东看到情况后,给我免了房租,这减少了很大一块花销。还有孩子的衣服,基本上也都是街坊邻居们送的,有的好心人不仅送了衣服,还送来了一些孩子的玩具,”妻子柳凤臻拿着几件孩子的厚外套笑着说。
常年在外地,丁兆永还未能申请到低保,他说:“现在还能干得动,有个工作干就不错。”采访结束时,丁兆永又得开始扫马路了,儿子一直跟在他身后,帮着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