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自招规模空前
今年中考最大的变化当属11所高中的自主招生,11所高中自主招生名额包括:青岛一中 (2个班,100人)、青岛二中(2个班,100人)、青岛二中分校(1个班,40人)、青岛三中(1个班,40人)、青岛六中(2个班,80人)、青岛九中 (青岛外语学校)(2个班,100人)、青岛实验高中(2个班,100人)、青岛十七中(2个班,100人)、青岛十九中(2个班,80人)、青岛三十九中(海大附中)(2个班,80人)、青岛五十八中(2个班,100人)。 11所高中自招计划达到了900个,远远超过往年4所高中的300个直升名额,规模空前。
考题难度大考法也灵活
“感觉和平时的考试完全不一样,难度太大了。”一位走出青岛2中考点的学生说,今年2中第一次在自招中增加笔试,为了摸清出题套路,他特意参加了物理竞赛。“数学题难度像竞赛题,做不完。”有考生反映,58中的考题并不容易,需要各种知识灵活运用。 “英语作文比较惊艳,是拿《论语》一句话要翻译成英文,然后阐述自己的理解。”记者打探到,这道题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中文学生们都学过,但用英语写出来还是难倒了大片考生。
参加了1中自招笔试的隋同学告诉记者,题目挺简单,都是中考考点范围内的,数学题量比较大,没答完卷子。 17中的自招考试有语文科目,作文一项出卷子是区市优质学校的8个语文老师一起“主刀”的,周五开始,他们就集中在17中开始出题,一直到印刷题目、考试,昨天下午批完卷子,这些老师才结束封闭,得以走出校园。 “语文和其他科目不一样,作文赋分太高,60分的题如果泄露了,会很影响录取,所以我们用的高考标准。 ”17中教导处主任高金华介绍,出题到批卷都是初中骨干老师参与,因为他们熟悉初中学生的水平。
物理渗透2中校园文化
青岛2中物理学科带头人张睿参与了物理学科的命题。据张睿介绍,此次物理考试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物理与校园,第二部分是物理与探究,第三部分物理与科技。第一大部分所有试题都有了2中的印记。比如第一道题就是一张校园里禁止鸣笛的标志,问考生这是通过什么环节来控制噪声?答案是声源。二中校园里机动车限速每小时20公里,题目求在校园里开车1000米至少需要多少时间。校园里的摄像头是凸透镜,考生要画出两条折射的光线,求校园里的热水器烧开一桶需要多少时间,画礼堂的电线电路等等都和校园生活紧密相连。
“物理本来就和生活息息相关,既然很多孩子喜欢2中,那么我们希望在题目里渗透2中文化,这会让他们有新鲜感,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张睿说,物理题设置了一些陷阱,比如凸透镜,考生习惯了画从空气到玻璃的折射线,但题目实际是要画从玻璃到空气的折射线。 “不少考生掉进陷阱了,题目总体来说有难度,但不是太高。 ”
[编辑:光影]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