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教师资格考试报鼓了 学校喊渴多因结构性缺编

2018-10-25 07:52:32
来源:青岛晚报
责任编辑:可可

原标题:教师资格考试报鼓了为何学校仍喊渴

\
新任职教师宣誓仪式。孙立 摄

临近年底,各种考试也接踵而至,本周市招办公布了青岛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报名人数,破天荒突破5万,让教师资格考试颇有超越公考,成为“天下第一考”的趋势。一方面是年年“报鼓了”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和不断增加的教师招聘数量,另一方面学校仍然“求贤若渴”。

考生太多 新增多个考点

青岛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笔试)将于11月3日开考,根据市招办公布的数字,本次考试共报名51117人,107416科次,同比增加6635人,13715科次。因考生增长幅度较大,原计划的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考点甚至无法容纳如此多的考生,市招办又增设了西海岸新区、城阳区、即墨区考点。

据了解,2017年我市教师资格考试共报考72219人,比2016年劲增三成;2018年下半年报名人数便达到51117人,加上上半年的3万余人,2018年全年报考人数为86872人,比2017年增长约20%。从全国数字来看,教师资格考试的人数同样增速迅猛。据估测,今年上半年全国报考人数在200万左右,预计今年下半年报考人数将达到创纪录的400万。因此,有业内人士感慨,教师资格证考试有望超过公务员考试,成为报名人数最多的“天下第一考”。

通过率高 教师证成就业“必选证”

据市招办分析,最近几年来,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中,“二次考试”的比例增加,同时研究生层次的考生数量也在增加。 “我现在已经有了数学学科的教师资格证,但考虑到数学老师竞争比较激烈,这一次想把化学学科考下来。 ”从青大毕业后,小赵一直在一家教育机构做老师,为了让自己在培训市场上更有优势,她决定“二次参考”拿双证,为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更多保障。已经在幼儿园工作了两年的小朱,则希望在幼师资格证之外,再考取小学教师资格证,“幼儿园工作太累,如果考下小学教师资格证,就有机会到小学任教了。 ”

在校大学生和应届毕业生一直是每年教师资格考试中的主力。记者采访了解到,对比注册会计师考试、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教师资格考试因为涉及科目少、通过率较高,一些大学生将教师资格证视为与驾照、普通话等级证、英语四六级证一样的就业应聘“必选证”之一,希望借助这一从业准入证,增加就业的机会。

重在参与 真正从业者比例不高

虽然教师资格报考人数连年见涨,但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大学生最终进入教师行业的仍是少数。 “很多人参加教师资格考试,也是为了多个证件,这一点在山东体现得格外明显。 ”有教育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因为学习能力强、应试水平高,山东学生比较热衷于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证考试。

记者翻阅每年的教师招考要求发现,在实际教师招考中,青岛各学校的招聘多是面向全国进行。 “当年我们班里女生超过一半参加了教师资格考试,但最终从事这一行的,据我所知,好像就我自己。 ”小赵告诉记者,她在2017年参加市南区初中教师招考时,就遇到了华东师大、北师大等多所师范名校的毕业生。 “他们都太强了,像我这种非师范专业毕业的,完全没有优势。 ”

学位猛增 教师招聘数量增加

近几年来,青岛对聘任制教师的招聘数量也有所增加。根据市教育局提供的数字,2013年青岛市聘任制教师招聘约1800人,2014年招聘约1500人,从2015年到今年,每年通过聘任制教师招聘进入教师队伍的人员,则稳定在3000人左右。 “这几年随着新建学校的增加和解决大班额的要求,对老师的需求量有所增加。 ”市教育局人事处处长陈健告诉记者,跟很多人心目中的新进教师主要补充给乡村小学不同,这几年来,青岛的教师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学校教师成为每年招聘岗位的主要来源。

作为外来人口涌入比较集中的区域,市北区今年一年增加了6000多个学位,李沧区今年新启用的4所中小学和7所幼儿园新增了6500多个学位。为了解决教师荒的问题,李沧区今年甚至破天荒的一年进行了两次招聘,招录110名新教师和30名骨干教师。

创新模式“1+N”多元机制补充教师

陈健介绍,为了解决教师缺口,除了聘任制教师招聘,青岛还建立了“1+N”多元教师补充机制。一方面学校可以自主引进高层次人才、自主选聘紧缺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对于免费师范生毕业生、师范院校高技能毕业生这些人才,学校同样可以自主招聘。对于职业学校而言,还可以自主聘用高水平兼职教师。这些招聘多采用面试前置等方式,极大地缩减了招聘流程,让人才和岗位的匹配度更高。

以上周刚刚报名截止的2019届公费师范毕业生选聘为例,青岛一中、青岛二中等市教育局直属学校计划选聘公费师范毕业生95人,为各学科补充新鲜血液。

学校喊“渴” 多因“结构性缺编”

记者采访多所中小学发现,除了学位激增导致的教师缺口外,更多学校对于教师的渴求,体现在机构性缺编上。 “我们学校老师的二孩生育高峰已经过去了,但据我了解,我们学区内好多小学最近老师们怀孕的较多。 ”一名初中校长告诉记者,就在前年,他们学校曾经出现一年内7名老师同时生娃的局面,让作为校长的她在排课时“捉襟见肘”。据了解,全面放开二胎后,这样因为老师休产假导致的短期教师不足情况,这几年在幼儿园、小学和初中较为明显。

此外,从这一届高二学生开始,6选3新高考模式造成的全新班级管理和教学方式,同样对学科老师的配比提出了要求。 “原来我们学校文科班少理科班多,几个地理老师就够用了。但随着新高考改革,高二孩子选地理的人数增加,原来的老师可能只需要带3个班,现在得带4个。 ”有高中老师向记者透露,新高考带来的师资不足问题,同样成为各所高中眼前的难题。

新闻延伸

建立教师补充平台解决临时性缺编难题

“对于结构性缺编,肯定不能单靠增加编制,只能结构性调整。 ”陈健告诉记者,为了应对各中小学结构性缺编的难题,教育局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方面在编制核定上,增加了5%的份额;另一方面对于临时性阶段性缺编,在全市建立了教师补充平台,有需求的学校可以从平台上选用老师,对学校缺编岗位进行短期补充。

据了解,市教育局面向可任教退休教师、民办教育机构教师、社会持有教师资格证人员、高校毕业生,免费注册教师人才库。截至去年底,青岛教育人才网教师人才库已注册储备教师人才19000余人。通过即时发布学校最新用人需求,吸引社会上有教师资格又渴望为教育服务的人员注册进入教师资源库,为学校搭建起教师补充平台。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可可]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8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