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工商登记前置审批大瘦身 381项砍掉九成

2014-10-13 08:06:00
责任编辑:洛克
    本报10月11日讯(记者 王媛)  11日,青岛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青岛市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确定原有的381项前置事项只保留37项,凡未列入《目录》的,今后一律不得作为青岛市工商登记的前置审批事项。青岛市工商局在对《目录》解读时称,消防和环保曾是两个全市数量最大前置手续,而今后,小餐馆、小旅馆等“九小场所”将不用再办理该两项审批。

   

    “清单”改革,全省首家

   

    11日公布的《目录》,是由市编委办、市工商局 、市法制办历时半年,经过梳理、初审、再审三个阶段最终形成。

   

    《目录》自发布之日起有效,取消了原有的90.3%的前置审批,保留了37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仅占原有381项前置事项的9.7%,是青岛史上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最少、项目最清晰、内容最规范的“权力清单”。

   

    记者特别了解到,青岛市在取消前置审批时,全国率先采用了“清单”式办法,这与国务院分期公布取消前置审批的做法不同。市工商局对这一办法称为“制定权力清单”,明确所有工商登记的前置审批事项,凡是《目录》之外的都不得再实施前置审批。这项改革目前在全省尚属首家,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也居于前列,目前仅有广东、福建、深圳等地采取了这一做法。

   

    37项前置审批归为三大类

   

    与此前的381条前置审批相比,《目录》保留下来的37项,全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设置,其中,省政府及以上机关执行的16项,占全部事项的43.2%,青岛市政府及区市政府执行的21项,占56.8%。

   

    记者从《目录》中看到,保留的37项前置审批事项主要涉及14个行业领域,分别是农林牧渔、资源能源、交通运输、通用设备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卫生医疗医药食品、金融、邮政电信、新闻出版、体育、旅游、商务服务、环境保护及综合类企业。

   

    市工商局将37项前置审批归为三大分类。

   

    一是关系到人身安全、社会稳定的事项,比如,食品安全、危险化学品经营等 ;

   

    二是由国家层面进行审批的事项,如金融证券、邮政电信等;

   

    三是日常审批量很小,但依法仍应予以保留的事项,如生猪屠宰等。

   

    “九小场所”消防审批取消

   

    从381项前置审批削减到37项,清理幅度超过了9成,主要取消了哪些事项呢?

   

    市工商局在对《目录》进行公开解读时明确,本次“权力清单”的削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前置审批变为后置审批,一种是干脆取消,连后置审批也不需要了。

   

    其中,属于第一种“前置改后置”的事项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对市场准入影响较大的审批,比如消防、环保、设立会计师事务所、开办娱乐场所等。

   

    而第二种干脆取消的,是消防和环保,这是两个全市数量最大的前置审批,《目录》规定,小旅馆、小餐饮等“九小场所”将无需再办理该两项审批,但同时也强调,对大的建设项目和公众聚集场所,还将继续需要消防、环保的后置审批。

   

    同时,市工商局还给经营者们吃了颗“定心丸”,明确表示凡列入《目录》的前置事项,申请人须先取得相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后,方可到市工商部门办理工商登记手续;凡未列入《目录》的,一律不作为青岛市工商登记的前置事项,如果再自行设置前置审批的,都属于违法行政,越权管理,经营者可以拒绝执行。

   

    “除国家新设的工商登记前置事项外,青岛市不再新设37项之外的前置事项或变相实施前置审批,否则一经发现,将按照规定严肃处理。”市工商局新闻发言人表示。

   

政策解读

   

年内预计再催生15万小老板


   

1

   

“强心剂”频出半年增近16万老板


   

    今年3月1日,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正式启动以来,青岛市已经实行了注册资本认缴制、简化住所、年检改年报等 9项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新政”。

   

    作为“第10号新政”,10月11日发布的《青岛市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将是推动青岛市市场主体发展的最有力“强心剂”。

   

    据青岛市工商局的最新统计数字,3月1日至9月30日,青岛全市共登记市场主体15.94万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0.70%;注册资本金1400.9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2.42%,大大突破了近年来岛城市场主体年均6%的增长比率。

   

    本次前置变后置的实行,必将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形成新一轮市场主体大幅度增长的“发动机”,市工商局预计,年底前全市将再新增市场主体15万户,同比增长33% ,以每户平均创造3个工作岗位计算,将解决45万人的就业问题。而今年年底,全市的市场主体总量将有望突破80万户。

   

2

   

解决融资难小额贷款公司不用批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本次清理还取消了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审批。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依据市政府文件设置的前置审批,比如股权转让税源监控、房屋租赁备案等,以后都不再作为工商登记的前置审批事项。

   

    本次清理,由前置改为后置的事项中,包括企业资格资质审批57项,住所审查4项,特殊经营审批90余项。市工商局透露,目前,青岛市政府正在加紧开展对后置审批的清理工作,预计年底前公布所有的审批项目清单,取消本市依据文件设定的非许可审批事项。

   

    至于清理依据,市工商局表示,以往审批数量多,手续繁琐,标准不明确,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本次清理,凡是法律依据达不到规定位阶的一律不作为企业工商登记前置;凡是与工商登记前后关系不明确的,一律不作为工商登记的前置事项。现《目录》中保留的37项前置审批全部是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设置的,没有一项例外。

   

3

   

审批前置变后置不代表不用办许可


   

    2014年8月7日,国务院签署《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青岛市自2014年10月1日施行,这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配套法规。

   

    国家工商总局也于2014年8月19日公布了《工商总局关于做好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后的登记注册工作的通知》,要求工商机关树立“大监管”概念,“对涉及由登记前置改为后置的事项,要提醒申请人在取得工商部门登记后,依法还要到相关许可部门办理许可手续,并在取得相关许可部门许可后方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及时向社会公示。”

   

    市工商局表示,登记前置改为后置以后,各级工商机关会充分利用企业信息公示平台,将已经登记的企业的情况及时向社会公示,告知相关部门进行后续监管。

   

    同时企业也应当将是否取得许可经营情况及时在“青岛市企业信息公示平台”公示,以便于社会监督,实现社会共治。

   

    记者 王媛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