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口
青岛的最南端,五年前还是落后的小渔村,今年却已崛起为吐吞量过亿吨的崭新大港,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着青岛的战略发展。随着港区青岛港原油码头、海湾液体化工码头、大唐一期通用码头、摩科瑞通用码头等4个码头项目8个泊位主体基本建成,2015年董家口港将向世界知名港区迈进,实现了四大战略成就。随着相关产业向董家口港区的战略转移,世界的东北亚板块,一个全新的世界级港城将拔地而起。
1亿吨大港新起点
今年以来,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码头建设与港口生产呈现“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态势。截至目前,董家口港区原油码头、山东液化天然气(LNG)一期码头等2个项目已投入试运行,董家口港区青岛港原油码头、海湾液体化工码头、大唐一期通用码头、摩科瑞通用码头等4个码头项目8个泊位主体基本建成,董家口港区预计全年新增通过能力3936万吨,今年总吞吐量将达到1亿吨,首次迈进亿吨大港行列。
第4代世界级新港
今年是董家口合资合作年,万邦物流、中外运、矿石检验等合资公司完成注册,今明两年陆续投产。万邦物流合资公司的正式成立,标志着青岛港和万邦的全面战略合作迈进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双方将继续联手中远和招商局共同投资80多亿元人民币,以向第四代港口转型发展为目标,合力构建“矿产资源-航运-码头-仓储-加工-贸易-分拨”物流供应链,围绕矿石等干散货物流发展新趋势,在董家口港区积极开展装卸、堆存、仓储、保税、中转、配矿、加工、贸易、代理等综合业务,积极打造干散货运输中转基地和铁矿石交易平台,增强国际大宗物资交易的话语权和定价权,抢占全球港口竞争和战略物资调控的制高点。
40万吨级矿石码头
12月9日,淡水河谷和青岛港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签署了《青岛港与马德拉港建立友好港关系协议书》,双方将共同打造铁矿石分销中心。这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出口商首次在中国设立分销中心,国内钢铁企业将不必绕道其设在马来西亚的分销中心,有望按照到港价格从青岛港直接进口淡水河谷高品质的铁矿石。
作为淡水河谷选择的主要铁矿石出口合作港口,青岛港是全球重要的铁矿石接卸港和分拨中心,每年处理进口铁矿石能力超过1亿吨,并拥有世界最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
20万平方米保税堆场
董家口港已建成20万平方米港口自营保税堆场,真正实现了由管到控,掌握发展主动权。焦煤期货交割29.4万吨,位居全国之首,预计年底将达到40万平方米。期货交割方面,作为大连商品交易所指定的焦煤、矿石期货交割库,一季度焦煤期货入库共计43.2万吨,出库6.2万吨,期货合计收入900多万元。日前与山东奥达集团合作建成智能配煤、配矿系统,每小时配矿3000吨以上;占地30亩的洗煤场正在建设中,预计年洗煤能力500万吨。
亲历者说
荒凉之地将变百万人港城
——访青港国际港建分公司工程部经理远航
作为第一批进驻董家口港的工程建设人员,青港国际港建分公司工程部经理远航经历了董家口港从最初的荒凉之地到如今已具备年吞吐能力2.2亿吨的世界级大港的全过程。
“2009年12月底,刚刚进驻董家口港时一片荒凉。 ”远航刚来的第一个月,就过起了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生活。当时董家口没有通自来水和暖气,甚至连可以住的房子都没有。远航和他的同事只能住在简易的木板房里,冬天的晚上,海风呼呼地刮进来,整个屋子冷得像个冰窖。 “别看我们是住在屋子里,但是比在屋外穿得还多。 ”除了取暖外,自来水也是远航和他的伙伴遇到的大问题。由于当地不通自来水,无论是洗菜还是做饭,他们都先要到附近找还未融化的积雪,找回来融化后做饭。由于数量有限,大家对于这些来之不易的雪水十分珍惜。
五年过去了,如今的董家口不再是远航刚到时的那个荒芜之地。自来水、取暖等基本设施已经全部开通,还专门为职工建起了四栋宿舍。青岛港还为常驻董家口的员工开辟了职工班车,解决了交通不便的大问题。远航自豪地告诉记者,他们仅仅用了五年的时间就建成了15个可用泊位,年吞吐能力达到2.2亿吨的大港。此外,还建成了250万平方米的堆场,可以存放矿石、粮食等货物。到2020年,董家口将形成拥有百万人口规模的大型港城,并且将开通轻轨连接地铁直通青岛城区。
2015新梦想
妈妈把我养大 让她过好日子
有了些存款之后,安金两兄弟又商量着把原先家里的老房子装修一番。尹家村相比周围一带并不显得富裕。安龙指着附近一户人家告诉记者,我们家以前也是这个样子的。那是一处破旧的平房,尽管小院的围墙挡住了大半部分,但仍然无法掩饰岁月对房屋的侵蚀。屋顶上的瓦片已经有些坠落,青灰色的土砖也若隐若现。也就是在这样一间小平房里,张金梅将两个儿子一手拉扯大。
经过一番修缮之后,如今的安家已经焕然一新。原先的小平房经过加高之后显得更加气派,房子外墙也修葺一新。房屋内还添置了平板电视、沙发、冰箱等家居用品。为了让妈妈住得舒服,两人特意把电视放在了妈妈的房间。两兄弟一直记得妈妈把自己拉扯大的点点滴滴。原来,在安金、安龙十岁那年,他们的父亲就因病去世。家庭的唯一经济来源就是张金梅种的几亩地,每年只能为全家人带来三千元的收入。省吃俭用的张金梅靠着微薄的收入维持着全家人的生活,这一切两兄弟都看在眼里,并暗暗下决心长大后要让妈妈过上好日子。事实上,在安金、安龙的心里,生活又开始有了新的期待。 “我们村的房子马上就要被董家口港征用,到时候我们就能搬进楼房了。 ”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