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不彻底减寿13年”“刷牙刷不对,易得肺炎心脏病”“睡前不刷牙,慢性咽炎找上门”……类似的说法在网上并不少见。不少市民提出疑问,天天刷牙还有错?不刷牙真有那么严重?这是否是耸人听闻?为此,城市信报/信网记者找市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主任吕健求证,他表示,网上传言太夸张了,但是刷牙不正确确实会有害健康,正确刷牙对牙齿至关重要 ,可以预防牙周炎、龋齿等疾病。此外,少吃棒棒糖 、远离零食和烟草,选用适合自己的牙膏 ,学会使用牙线和牙签等也是不可或缺的。
说起口腔护理,不少人都可以讲出“饭后要漱口,早晚要刷牙”之类的护齿黄金法则,但有时念着要“睡前刷牙”,却基于种种理由“时间太晚了”、“今天太累了”、“少刷一天也没事”……而倒头大睡。“睡前刷牙”就像一首催眠曲,念着念着就跑去跟周公下棋了。事实上,睡前不刷牙对身体的危害多多。不仅会引起牙周病、龋病等口腔疾病,还会引起其他全身疾病。
那么,应如何正确刷牙呢?吕健提出,要想刷好牙,得先有一支好牙刷。什么才是好牙刷?专家表示,牙刷价钱在10元左右即可,不要用太劣质的。
“大家一定要注意,选牙刷时要选软毛的。”他强调,硬毛会损害牙齿表层,软毛可以避免这一缺陷。刷头的大小因人而异,大人用大头,小孩用小头。“有些女孩为了卖萌,用小刷头牙刷,虽然看起来很可爱,实际上不利于刷牙。”
“选对牙刷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是科学刷牙。”吕健说,刷牙讲究技巧,概括起来就三个词:面面俱到、反反复复和“上上下下”。其中,“面面俱到”指每个位置都要刷到,尤其是很靠后的牙齿,要尽量去刷;“反反复复”指每个位置要保证刷7~8次,不要三两下草草了事;“上上下下”指按照上下而非左右顺序来刷牙。但现代人往往习惯拿着牙刷来回蹭,而不愿上下刷。
“中国人几乎都会用牙刷,却没有使用牙线的习惯,这在发达国家十分普及。”吕健强调说,大家最常用的洁牙工具是牙刷,但牙齿的不少细小缝隙都是牙刷难以刷到的,这就会造成细小食物残渣的堆积,长期下来腐蚀牙齿,产生龋齿。所以,就有必要使用牙线,对牙齿细缝进行清理。
但购买牙线时要注意,不要选择看起来很光亮的牙线,它们上面往往打了蜡,长期使用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太硬的牙线也不要选,使用时容易伤到牙齿。此外,牙线签也不推荐使用,就是那种一头是牙线,一头是牙签的产品。虽然看起来小巧时尚,但牙线签上的牙线质量普遍不好,使用时很容易断。还要注意在刷牙前使用,每天一次即可。
“谈及牙线,人们不免会联想到牙签 ,但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工具。”正确的牙签使用方式是在吃完饭后,用尖端侧面在牙齿表面轻轻摩擦,清除粘附的软垢并漱口,如此起到清洁牙齿的效果。“所有的口腔疾病都是细菌造成的,通过早晚刷牙,每天使用牙线,每次餐后使用牙签清洁表面,都可以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疾病。”吕健说。
“牙膏共分四种,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牙膏很关键。”吕健说,如果婴幼儿没有很好的刷牙能力,建议不使用牙膏,防止吞咽下去,干刷即可。对于其他人来说,使用牙膏有助清洁牙齿。第一种是含氟牙膏,可以防龋齿,儿童和老年人以及有龋齿的人适合用。第二种是美白牙膏,其实作用有限。第三种是防脱敏牙膏,牙本质过敏患者、牙齿酸疼患者可用。第四种是药物牙膏,这类牙膏含有特殊药物成分,如消炎抑菌药物,可以起到消炎消肿的效果。但药物牙膏不建议长期使用,易引起口腔菌群失调,一般情况下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除了选对牙刷、牙膏 ,学会正确使用牙线、牙签后,良好的生活方式必不可少。
一是科学吃糖。短时间内吃糖,吃完后应赶紧漱口。长时间含棒棒糖 ,口腔内会营造出利于细菌繁殖的环境,粘附在牙齿表面。婴幼儿在使用奶瓶喝奶时,不能喂服含糖的奶粉,如果是含糖的,应用小勺一勺勺喂。
二是少吃零食。对儿童来说,反复吃零食,口腔内形成利于细菌繁殖的酸性环境,易生蛀牙。
三是远离烟草。化学物质本身就对牙齿有损害。少喝碳酸饮料。科学饮食。多吃粗粮。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王鑫鑫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