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扮抢手调查替考组织,“上线”提供证件能正常参加高考
惩作弊
日前,南方都市报记者卧底了一个高考替考组织,湖北个别高校多名大学生加入,试图通过充当“枪手”牟利。7日上午,包括记者在内的多名“枪手”参加了江西南昌一些高考点考试。记者调查发现,他们均持有由“上线”提供的具有本人照片的“身份证”、“准考证”,部分证件户籍地显示为山东。与此同时,记者证实这些证件信息已存于江西教育考试院系统,照片为“枪手”本人。目前,涉事的一名考生承认替考。教育部已责成江西省教育厅和省教育考试院迅速调查核实情况,并请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调查联系半年才见到“上线”
2014年11月,记者与一名高考“枪手”组织成员接头,并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长期保持联系,但一直因种种原因未能见面。期间,“枪手”提出发展记者为其“下线”,参加2015年高考。为调查这个团伙的运作情况,记者同意,并提供了一张本人真实照片和虚假身份信息(包括姓名,籍贯,年龄,学历和专业等),成为其“下线”。此后,双方就以“上下线”关系联络。
当月,“上线”提供了一个记者在替考组织的内部编号,随后又向记者确认是考文科还是理科,“上线”解释称理科替考收入高,记者便选择了理科。2015年4月,“上线”通知团队出发时间。5月,“上线”要求记者补拍了一张身份证相片,要求与第一次提交的相片存在差别。
自始至终,该替考组织未与记者签署任何协议,记者也没有与“上线”见面,迟迟无法确认该替考组织是否存在。按照“上线”的要求,在高考前几天,记者赴武汉与“上线”接头,双方第一次见面,但“上线”没有提供高考准考证。
赴考抵达南昌拿到“准考证”
6月5日晚上,记者随同“上线”等十余人,从武汉坐火车抵达江西南昌。记者证实,这些人多为湖北武汉几所知名高校的大学生。
一路上大家言语不多,无人主动提及替考一事。抵达南昌火车站后,一行人在接应人员的带领下,分乘三辆车离开,被送到位于青云谱区的海军招待所。招待所也有人接应,大家未登记身份证信息便直接拿房卡入住。
落脚后,有陌生男子请吃夜宵,并与其中一名替考组织的“中层”交代考试事宜,包括承诺定金和尾款会如期发放不用担心,但没有透露具体数额。这名男子还叮嘱大家,若在考场遇到同校或认识的人,一定要装作不认识或刻意回避,免得以后被对方举报。
替考者入住江西南昌市青云谱区的海军招待所,6日下午,一名中年男子领着几名替考生前往另一考点附近的宾馆。
6日下午,部分“枪手”被分散到其他宾馆住宿,以便离各自的考点更近。约6人被分散到东湖区的中晟宾馆,“枪手”均登记真实身份证信息后入住。6日18时,一名男子来到宾馆,向6人发放高考使用的“身份证”和“准考证”,考点均为南昌十中。这名男子要求大家自称是南昌二中的学生,并表示若有人问及班级信息,可在高三(8)至(13)班间任挑。随后,大家住下,开始复习“上级”之前发的各种备考材料。
记者6日下午也拿到了高考用的“身份证”和“准考证”,上面的照片均为本人此前提供,但户籍地被“设定”为山东。
在卧底过程中,记者获得了该组织给一名“枪手”发放的高考“身份证”和“准考证”,此“枪手”曾发展多名下线。
身份证显示,其参加考试的姓名为李某某,生于1997年,住址在山东巨野县某镇,并有一个明确的身份证号。其中,身份证相片为“枪手”本人真实相片。
标价考上河南一本收2.5万
一名“枪手”告诉记者,据他了解,他所在学校就有多名“枪手”,而他们参加这种违法行为的原因,除了挣钱,还有些人是“图个刺激,去玩一下”,也有人“就是脑子有病”。
这名“枪手”表示,起初他被“上线”找到,是因为对方误以为他很缺钱。他答应后一度反悔,结果遭到恐吓——“你不能说不去就不去啊,提交了资料之后,已经在制作身份证、准考证了,整个链条的成本极大,临时退出你赔不起!”
开考前数日,这名“枪手”向记者提供备考资料的同时,还展示了他与“上线”的聊天记录。记录显示,若这名“枪手”考上河南一本院校可收入2.5万元、二本2万元,山东一本院校2万元、二本1.2万元。
该“枪手”称,他再给“下线”付酬时就可自己定价了,当然是在前述价位上先扣掉自己要拿的钱数。
“985顶级院校,我听他们说最高卖过几百万(元),能买的家长也不缺钱。”这名“枪手”告诉记者,他所在的替考组织,目前最佳战绩是北京一所理工类高校,卖了一个天文数字。像武汉一些985+211高校,考上的话,最低层级的“枪手”也能拿到七八万元到十几万元报酬。
追问照片为何能进考试系统
“枪手”替考何以能成功?
从以往报道看,首先直指考务人员监管不力。在去年河南替考案发生后,教育部便通报,据河南省相关部门调查,这起事件是一起中介人员与个别考务工作人员串通进行替考作弊的案件,事后除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被替考考生的家长也受到了处理。此外,在很多地方,监考人员识别身份证和准考证主要靠肉眼,这给了替考者钻空子的机会。
有“枪手”反映,在本次替考人员中,不乏拥有多年替考经验者。前述使用李某某身份证参加本次高考的“枪手”就表示,自己从大一就开始替考,如今大四已是第四次参加。家庭环境并不宽裕的他,据称三年来已挣到十万余元,同时还发展了不少“下线”。
记者确认替考组织真实存在后,已经向警方报案。记者呼吁正在参与替考的学生主动报警,接受调查,并呼吁教育部门对其“身份证”信息使用机器识别,堵塞肉眼识别的漏洞。
6月6日晚,记者登录江西省考试院官网,输入一“枪手”的“考生号”和“身份证号”后四位,发现系统内有他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体检合格表。其中,表格使用的是“枪手”本人相片,显示各项检查合格,最后南昌东湖区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出具的意见是“同意报考”。表格还附有该办公室和南昌市第八人民医院医务科的公章,医院公章的落款时间为2015年4月27日。而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这名“枪手”不可能在南昌参加体检。
7日上午8时30分许,另一路记者抵达山东省巨野县,来到李某某家所在的巨野县田庄镇丁宫屯行政村南隅村。至少有6位村民在看到记者出示的身份证后,明确表示身份证头像绝对不是李某某本人,李某某“很胖很胖”,身份证头像照也比李某某本人要老很多。村民说,李某某出生于4月,绝不是身份证上的9月。 南都
链接
湖北端掉四个作弊团伙
6月7日,湖北省36.8万考生走进了高考考场。高考首日该省共端掉四个作弊团伙,抓获23名犯罪嫌疑人。
高考首日,为防范打击高考作弊,湖北省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考试机构联合公安部门和省无线电管理部门,协调行动,严密布控,省公安厅网安总队开展了集中收网行动,截至目前,已经打掉4个助考作弊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其中,17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共收缴发射装置4台,接收器40余个。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动员全省力量,成立10余个无线电监测小组到各考区执法,并联合省教育厅、公安厅成立专门工作组,赴钟祥、崇阳、通城联合执法。 新华
河南动用无人机防作弊
日前,31地相继出台文件,明确表态今年将加大力度严查高考舞弊。例如,广州要求目前流行的智能手表、智能腕带等不能带入考场。海南则规定如考生携带违禁物进入考场,监考员也将被追究责任。此外,为应对花样百出的作弊手法,确保高考更公平公正,多地推出高科技手段遏制违规。例如安徽今年全省推广使用金属探测仪,洛阳启动无人机值守考场,严防考生传输数据作弊。
去年因舞弊风波被推至浪尖的河南也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可谓将防线拉到了最后一步。河南省教育厅还表示,在进入考场前,学生要进行指纹、照片、身份证三对照。为了保证考试公平公正,今年还首次实行“裸考”,考生进场不能带文具,只带准考证和身份证就行了。河南省还将采取有效技术手段,严密监测考点周边的电磁环境,对涉嫌考试作弊的无线电信号及时予以定位、查找和干扰、阻断。据记者了解,洛阳甚至动用了无人机进行监控。这种六旋翼无人机可飞近千米,能在500米的高度悬停。附近一旦出现可疑信号,无人机便可捕捉信号,并帮助工作人员迅速、准确定位。据《法制晚报》
回应
1人承认替考,江西展开调查
教育部对替考事件高度重视,已责成江西省教育厅和省教育考试院迅速调查核实情况,并请公安部指导有关地方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7日,教育部表示,由他人代替或者代替考生参加考试的,一律取消本次考试所有科目成绩,并视情节轻重同时给予暂停参加高考、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相关处理记入考生诚信档案。对参与作弊的在校大学生,给予开除学籍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江西省教育考试院通报称,当时距考试结束不到20分钟,南昌市教育考试院与警方采取行动,控制了南昌十中考点的涉事考生李某某。经初步调查,李某某承认了替考行为。目前,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