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4月21日讯 伤害是由于能量(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电离辐射等)突然或短暂地作用于人体,超过机体的耐受能力而导致的机体损伤。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伤害每年导致全球500多万人死亡和更多人的残疾,为大多数国家居民的前5位死亡原因之一,伤害导致的失能调整寿命年损失占各类疾病总损失的12.4%,是全球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近期,青岛市各区的去年居民伤害分析报告陆续出炉。本期信报盘点市北区、崂山区和李沧区这三个区的去年居民伤害情况。其中,三区伤害人群都是男多女少,市北区和李沧区都是22~45岁的中青年最多,市北区和崂山区的伤害主因都是跌倒/坠落。
市北去年伤害16515例
“从监测情况看,去年伤害发生率有所下降。”市北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日前,《2014年青岛市市北区居民伤害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新鲜出炉。记者从中获悉,2014年年末市北区人口总数为876356人,全年辖区医疗机构共报告伤害监测16515例,伤害发生率为18.85‰,较2013年有所下降,其中男性比例59.8%,女性比例40.2%。年龄分组中,中青年(25~44岁)人群所占比例最高。
伤害发生时的活动以休闲活动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有偿工作、家务/学习、体育活动、驾乘交通工具。男性与全人群基本一致,女性休闲活动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驾乘交通工具,再次是家务/学习。伤害造成的严重危害是死亡,去年市北区居民因伤害死亡121人,死亡率13.8/10万,伤害死因占死因顺位第7位。
市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示广大民众:提高自身对伤害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注意交通公共安全,加强对学生和儿童安全监管和教育,关护老年人身心健康。
李沧区去年伤害4961例
“从监测情况来看,去年李沧区发生伤害的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李沧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去年李沧区伤害监测共报告4961例,伤害发生率为1.50% ,男性伤害发生率2.11%,女性伤害发生率0.91% ,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疾控专家分析,一年中伤害以夏、秋季最为突出,这是由于气候炎热,人的精力较不集中,容易疲劳、分神,且衣着单薄,这些因素都会增加伤害的发生率。而一天中伤害发生的时间高峰为上午8~9点,这个时段发生在上班途中的交通事故比较集中,也可能与睡眠不足,早晨头脑不够清醒和身体各部位尚未活动开便从事高强度工作有关。此外14~15点、16~17点伤害发生也较多,这两个时段分别处于午后和接近下班的时间,人的精神趋于疲乏,生理和心理上易出现差错,因而发生各种伤害的可能性较其它时段有增加的趋势。
“伤害平均减寿年数在李沧区前十位死因中排第一位,伤害是影响李沧区期望寿命的重要原因。”疾控专家介绍说,自杀死亡位居伤害死亡第二。疾控专家分析,自杀人群中,中青年所占比例最大,表明各种压力的长期作用导致自杀者渐趋年轻化。60岁以上老人自杀死亡率较高,提示对老人的关爱及监管力度不够。职业以家务和待业为主,家庭妇女自杀率高可能与心理承受能力低,与外界沟通障碍及家庭地位不高有关。
崂山区去年伤害5035例
“伤害是造成崂山区居民减寿年数第3位因素。”崂山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称,崂山区2014年伤害监测系统显示共伤害5035例,全部伤害病例中,跌倒/坠落、刀锐器伤、动物伤、钝器伤、机动车车祸的发生率居前5位。在所有伤害病例中,轻度占73.69% ;中度占22.75%;重度占3.55%。
不同程度伤害发生原因分析:轻度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跌倒/坠落、动物伤、刀/锐器伤;中度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跌倒/坠落、刀/锐器伤、机动车车祸 ;重度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机动车车祸、跌倒/坠落、动物伤。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