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9月末山东社会融资规模达25.6万亿元
10月27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前三季度,山东融资总量合理增长、结构持续优化、成本不断下降、质效明显提升,为全省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6%
前三季度,山东金融总量实现同比多增。
9月末,全省社会融资规模、本外币贷款和本外币存款余额分别为25.6万亿元、16.2万亿元和18.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6%、8.5%和9.0%。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贷款和存款分别增加1.8万亿元、1.1万亿元和1.3万亿元,同比分别多增301亿元、180亿元和1519亿元。
今年以来,我省贷款规模保持合理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改善供给,持续优化信贷结构。
企业信贷方面,9月末,全省企业贷款余额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前三季度企业贷款增加1万亿元,同比多增811.7亿元。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6%。
个人信贷方面,9月末,全省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住户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4416.7亿元,同比增长16.2%;住户中长期经营性贷款余额5765.1亿元,同比增长9.5%。
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3.61%
值得关注的是,前三季度,山东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
9月份,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61%,同比下降0.31个百分点。其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68%,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05%,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
推动金融让利实体经济,切实减轻企业和百姓负担,是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畅通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推动企业贷款成本下降,截至2025年9月,我省共对43万笔、1.73万亿元企业贷款进行综合融资成本明示,笔数、金额均居全国第一;聚焦住房、消费等领域,减轻居民利息负担,落实好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政策,每年为全省借款人节省利息支出12亿元;推动银行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利率定价秩序。
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稳步提升
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稳步提升。前三季度,优质企业贸易收支便利化业务笔数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6%和44%,增速居全国前列。9月末,实现跨境人民币收支1.3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在本外币跨境收支中占40.8%、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
为助力稳外贸稳外资,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获批再投资免登记、外债登记下放银行、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绿色外债等4项试点,依托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为3115家涉外企业融资407亿美元。
8月末,山东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经济产业“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6.6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前8个月增加7570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78.4%。其中,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经济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7.3%、29.4%、12.0%、44.3%和34.0%,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今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支持力度。截至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共为超2万户市场主体发放相关贷款超270亿元,加权平均利率3.42%。
本报记者 都亚男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王荣]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