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政协委员为人才引育建真言

关于关注人才引育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提案人:李振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岛把人才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资源,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截至2022年上半年,全市人才总量突破257万,十年间全市人才总量约增加110万,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转化为澎湃不竭的发展优势。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要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提升人才引育实力,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聚焦“数据价值”整合难,完善“数字赋能”新体系

在建立健全数据资源规范、数据确权和交易机制基础上,联动省、市级平台和企业、人才服务机构等载体,盘活人才数据,积极打造青岛市“人才数智大脑”,推动各类信息平台“串珠成链”,将“数据孤岛”连成“大陆”,推动人才工作数字化改革。一是数据来源上,打通与公安、社保等部门的数据共享路径,经过户籍、社保、技能鉴定、人才工程等职能部门前端多重审核,对信息真实性、精准度形成有力背书,成为人才资源总量盘点分析的可靠数据来源;二是分析路径上,以身份证号为唯一识别码,构建一人一码、动态查验的人才鉴定模型。通过与学信网、国家职业资格网等权威网站认证数据接口,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优化,使用大数据技术自主鉴定识别人才,完成达标人才信息分类入库,降低人才服务搜寻成本;三是数据呈现上,依托分布式数据库服务架构及规模化存储支撑,形成多维数据看板,动态呈现全市人才总量、层次、分布、流动等相关信息,实现从总量信息到关键个人、重点单位、紧缺岗位信息的动态全览,为区域人才战略调整和人才供应链打造提供可靠决策依据。

二、聚焦“单兵作战”引才难,实施“协同共享”新模式

以人才赋能中心为纽带,绘制从顶尖到基础、国内到国外、上游到下游的“工程师分布地图”,让校院人才“接到地气”、小微企业“接上天线”、“土专家”找到“用武之地”,激活产业发展的竞争力之源。一是院士专家“领”人才,针对产业“卡脖子”技术、重难点领域,引进国际顶尖院士专家作为“灵魂人物”,通过顾问指导、短期兼职等方式参与中心技术攻关;二是校地合作“聘”人才,建立年度企业与高校合作项目课题研究清单,让企业作为科研项目承担主体,使高校人才真正参与到企业的科技创新研发项目中,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青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三是深入车间“挖”人才,通过走访摸排、企业推荐、个人自荐等形式,挖掘散落各企业车间具有很强实操能力的“土专家,变原来的“单家企业所有”,为面向整个的“共享工程师”,助力企业打通工程实现“中间段”。

三、聚焦“核心技术”攻克难,搭建“成果应用”新通道

打造技术类人才智库,帮助解决一批企业技术难题,推广应用一批成熟技术成果,孵化支持一批工程师创业项目,为产业固链、补链、强链持续赋能。一是技术攻关解共难,积极开展项目制、“揭榜挂帅”等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活动,帮助企业解决产业共性难题;二是技术共享降成本,针对行业共性技术需求,以“技术团购”方式成熟技术,大幅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有效减少“前端消耗”;三是技术孵化强引领,积极争取资金、渠道等各类资源,支持工程师自主创业,提供研发设计、测试到销售的全产业化流程服务,助力工程师创业孵化。

四、聚焦“精兵强将”增量难,激活“引才育才”新动能

一是以更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青岛是唯一入选全国首批民营经济示范创建城市的北方城市,截至2022年5月,青岛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2001023户,民营企业占全市实有企业总量超95%,民营企业更是人才集聚的主体,要将各级引才资源更多向民营企业倾斜,对企业人才工作实施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尤其是要发挥民营企业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中的作用,在海外重点国家和地区广泛布局第三方引才联络站点,鼓励民营企业靠前引才,通过海外并购、设立研发中心等模式就地吸纳人才,为青岛所用。二是处理好人才培育与产业需求的关系。瞄准青岛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和24条重点产业链,及时制定产业人才发展规划,形成“一产业一人才规划”,发布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目录,强化产业人才开发培养;三是处理好本土人才和新引进人才之间的关系。青岛已拥有住青院士85人,全市人才总量突破257万,随着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对新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支持力度要不断加码,同时也要关注对本土人才的激励扶持,更大力度实施新一轮领军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和专业技术人才更新工程,厚植人才“引育用留”沃土,让人才动能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信网 编辑:陈烛光]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4 01/20 14:57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赵彦阅
· 责编 ·
陈烛光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8050064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