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7月9日讯 频繁的商业推销电话让人不堪其扰,有人忍气吞声,默默屏蔽,有人则选择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生活不被打扰。最近,上海市民胡先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跟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打官司的经历,起因就是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频繁打电话推销贷款。几次投诉无果之后,胡先生选择向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起诉。目前,这一案件在庭前调解阶段以招商银行赔偿胡先生5000元画上了句号。
胡先生生活在上海,跟很多人一样,他经常接到各种推销电话,有时是机构的服务号打来,有的是个人手机号,尽管每次接起电话后他都明确表示了不想再接到类似电话,但这些电话还是几乎天天打来。“有一个400开头的电话,是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的电话,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打两三个,都是推销贷款的。”因为不堪其扰,胡先生在3月份的时候通过“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投诉了招商银行,要求其不再通过任何方式推销。可是,这次投诉没带来改善,胡先生还是多次收到招商银行的推销短信。而这一次,胡先生在投诉之外,选择了提起法律诉讼。
“4月初立案的,5月底正式开庭。我查询了类似的案例,要求招商银行赔偿3000元,还要书面道歉。”胡先生称,在庭前调解时,招商银行方面将赔偿金额提高到5000元,但表示无法书面道歉,自己最终也接受了这一方案,“打官司的目的希望更多人注意到这种情况,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让推销机构有所收敛。”
根据胡先生提供的材料,他在6月23日收到了招商银行的5000元赔偿。面对胡先生这一举动,不少网友也称自己有同样的遭遇,想向胡先生“取经”,支持他的行为:“世界就是需要较真的人,合法合理保障自己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不得向消费者发送商业性信息或者拨打商业性电话。消费者同意接收商业性信息或者商业性电话的,经营者应当提供明确、便捷的取消方式。消费者选择取消的,经营者应当立即停止发送商业性信息或者拨打商业性电话。
那么用户为什么会频繁收到推销电话呢?对此,信网通过向银行业内人士了解后得知,一般是根据客户的信用卡用卡情况进行拨打的。通常来说,如果消费者近期有大笔的消费记录或者用卡习惯较为良好,就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但是如果不需要也不想再被打扰,可以及时向工作人员表示以后备注屏蔽此类消息。”
北京市京师(青岛)律师事务所曹严龙律师认为,除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对商业性信息做出规定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规定私人生活安宁受法律保护,未经权利人同意,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用电话等方式侵扰他人生活安宁。面对银行推销骚扰电话,客户有权要求银行尊重自己的选择权,停止无端的推销行为。如果银行拒不改正,客户可以依法采取进一步行动,如投诉、起诉等,直至恢复自己的合法权益。(李如艺)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