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晋城女子查出未成年时 “被办” 工商银行信用卡 30元逾期滚成2100元欠款

信网/信号新闻10月4日讯  “刚办两天的工行工资卡,怎么会收到‘牡丹贷记卡逾期’的短信?”日前,山西晋城的张女士盯着手机屏幕,手指反复划过短信内容,越看越懵。两天前,她才在当地一家中国工商银行网点办了张工资卡,从未申请过信用卡的她,怎么突然背上了逾期?带着满肚子疑问去银行一查,结果让她倒吸一口凉气:这笔逾期来自2008年的一张信用卡,当年30余元的消费,如今已滚出2100余元的费用。可2008年,17岁的她还在太原读中专,“连信用卡是什么都不太懂,怎么会自己办卡?”

查账翻出 “陈年旧卡” 17 岁时 “被办” 信用卡

据张女士回忆,今年8月下旬,因新工作需要,她特意去晋城市一家工商银行网点,办理了一张工资卡。“办卡时工作人员只说这是普通借记卡,没提任何信用卡相关的事。”

可两天后,一条来自中国工商银行的短信打破了平静 ——“牡丹贷记卡逾期” 的字样格外刺眼。“我第一反应是诈骗短信,可号码是工行官方的,心里又犯嘀咕。” 为了弄清真相,张女士当天就赶到办工资卡的工行网点,让工作人员帮忙查询征信和账户信息。

柜台操作的几分钟里,张女士攥着身份证的手越捏越紧。当工作人员说出 “您名下有一张2008年开通的工行信用卡,现在逾期金额2100多块,利息还在涨” 时,她彻底愣住了:“2008年我才17岁,在太原16中信息技术学校读中专,怎么可能办信用卡?”

张女士反复向银行强调,自己对这张卡 “一无所知”:没签过办卡申请表、没做过实名认证,更没见过卡、用过卡。而银行查询后告知,这张卡是当年学校统一办理的,开卡网点在太原,如今已作废。

更让她费解的是,这笔2100余元的逾期,源头竟是一笔30余元的消费——可银行工作人员既查不出这笔消费的具体时间,也说不清楚消费主体是谁,只含糊表示 “逾期费用主要是这笔消费的利息和违约金滚出来的”。“连自助机器和征信系统都查不到这张卡的信息,只能柜台人工查卡号,这卡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女士满是疑惑。

一月维权七八次无果 银行提出 “分担还款”

从8月底发现问题到9月底,张女士的维权之路走得格外艰难。“我前后打了七八次工行客服热线95588,还往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热线12378反映过,可问题一直没解决。”

起初,银行客服的答复是 “会尽快核查”,可等了十几天,等来的不是核查结果,而是一个让她无法接受的方案:“银行说他们承担600元,剩下的1400多块让我自己还。”

“这不是钱的事,是道理不对!” 张女士当场拒绝,“第一,2008年我是未成年人,按规定不能办信用卡,银行违规发卡在先;第二,18年里,银行从没通过短信、电话、信件催过款,要是我没办工资卡,这笔欠款是不是就永远瞒着我?责任怎么能推给我?”

更让她无奈的是,沟通中银行还建议她 “联系当年的学校核实”,甚至让她 “走法律程序解决”,却始终拿不出关键证据——比如当年的办卡申请表、签名样本,也没解释 “为何18年不催收”。“银行说可能是我换了手机号没收到通知,可我手机号再换,也不可能18年都接不到一次通知吧?这么大的银行,真想联系我,怎么会联系不上?” 张女士的语气里满是委屈。

或涉嫌违规发卡 工商银行称安排专人处理

为核实事件细节,信号新闻(0532-80889431)首先拨打了中国工商银行客服热线95588。工作人员记录下张女士的情况后表示,会将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后续由专人对接答复。

9月29日晚8时许,中国工商银行太原晋源支行的工作人员联系信号新闻称,“已和张女士沟通过,目前正在处理此事,后续会持续跟进”,并承诺 “9月30日上午10点左右会电话告知具体进展”。但截至发稿前,尚未收到该行的回复。

随后,信号新闻多次拨打太原市第16中学(即张女士当年就读的 “太原16中信息技术学校”)的公开电话,试图核实 “学校是否统一组织办卡”,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向未成年发卡涉嫌违规,超时效可拒还

“银行的做法可能涉嫌违规。” 青岛市网络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AI 调解员分析,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发卡银行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发放信用卡(附属卡除外)。若工行在张女士17岁时,未取得她本人明确授权就办理信用卡,已违反上述规定。

此外,调解员还指出,从法律时效来看,18年间银行未进行有效催收,已超过普通民事诉讼时效(3 年)。“张女士有权拒绝承担这笔还款责任,还可以要求银行撤销征信上的逾期记录,并停止计算利息。”

目前,张女士仍在等待工行的最终处理方案。信网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耿润)

[来源:信网 编辑:陆云琦]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0/04 12:22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耿润
· 责编 ·
陆云琦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8050064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