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防空警报在哪响起的吗?
多在隐蔽屋顶,警报器已实现点对点一公里全覆盖
11月14日,每年一次的防空防灾警报试鸣再一次拉响。面对响彻岛城的警报声,有市民就好奇了:为啥无论在哪儿都能听到防空警报,这都是在哪儿响呢?要真遇险情,听到警报应该咋做?城市信报/信网记者采访人防办工作人员得知,市内建城区警报器已实现一公里间隔全覆盖,确保市民都能清晰听见,而地点大多建在房顶,较隐蔽。随着城市的发展,为更好地传达人防信号,人防办已经开始尝试多媒体的警报器,除了在战时灾时发出警报,在平时还能对市民有一定的服务性。
市民大多不会辨别防空防灾警报
11月14日上午10时到10时20分之间,全市举行了防空防灾警报试鸣。警报一响起,在宁夏路路边的王秀春老人顿时一惊,忙停下来看着天空和周围,当得知是警报试鸣,没什么事时,才松了口气说:“吓我一跳!这都是哪里响啊,也没看见喇叭!”
家住金湖路附近的92岁管大爷也在听完警报后告诉记者,自己在青岛年年听这个警报,就是不知道是啥意思:“我寻思14日也不是啥节日,为啥拉警报呢?听着响得有长有短,就是不知道啥意思!”记者随即采访了多位市民,他们当中只有60%的人只知道是防空警报,但却都不知道这些警报的含义,其他人则对警报不知所以,更不知道在真正听到警报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青岛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指挥通讯处的张立新处长跟记者提到,他们也曾组织在街头调查,绝大多数市民并不了解警报的含义,对人防知识十分匮乏。
据了解,当日全市市民在这20分钟内,分别听到的是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和灾害警报信号。
据人防办的工作人员介绍,青岛市作为国家人民防空重点城市,确定每年组织一次防空警报试鸣。青岛市人民政府确定,每年的11月14日为青岛市防空警报试鸣日。这是因为1897年11月14日,德国在胶州湾登陆并侵占青岛,选择这个日子试鸣警报,目的是警示市民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强我国防。
据介绍,警报试鸣时,市民听到防空警报音响信号后,应该注意听辨各种警报信号,但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青岛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指挥通讯处的张立新处长介绍,今年青岛将人防组织指挥信息化系统全面升级,使用抗干扰更强的无线跳频技术。搭建的信息化平台能够与青岛各个部门联网,出现紧急情况时可及时对接,同时也便于各部门的应急方案管理。另外,今年市人防办还新成立了网电防护、心理防护、伪装防护等人防专业队伍,针对战时可能出现的情况,由专业人员进行网络电路、心理干预、重要经济目标伪装等工作。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