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用法治阳光擦亮幸福底色 青岛市市北区政协以高质量履职助力依法治区建设

市北区政协组织委员开展民法典宣传入社区活动-现场法律咨询活动。 (来源:市北区政协)

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的政策性命题,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政策部署和制度安排。

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青岛市市北区政协坚持以法治思想为引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建言资政,通过系统谋划和主动作为,将政协的智力优势、组织优势和联系广泛优势,转化为助推区域法治建设的实际效能。

市北区政协委员、委员调解员查俭参与检察院案件调解。 (来源:市北区政协)

筑牢依法治区“思想根基”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市北区政协坚持将法治建设贯穿履职全过程各方面,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法治安天下,德治润人心。市北区政协将依法治区要求有机融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工作中,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在制定年度协商计划和工作要点时,始终将“法治政府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等涉及依法治区核心内容的重要议题作为协商议政的重点。通过主席会议、常委会议专题研究,明确调研方向、协商形式和预期成果,确保政协履职与区委、区政府推进依法治区的决策部署同频共振。

近年来,市北区政协先后将“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开展情况”“府院联动行政案件诉源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社区建设 提升网络治理水平”“助力基层矛盾纠纷化解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情况”等列为年度重点协商议题,组织力量深入开展视察调研,委员提出相关意见建议100余条形成调研报告,形成了高质量的协商成果,超过80%的意见建议纳入区委区政府决策。

市北区政协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组织相关界别委员、专家学者,围绕依法治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和视察考察。

围绕“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设置”赴编办及街道开展调研座谈,委员提出了“健全行政执法制度体系”“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提升执法人员法治素养”等20条具体建议。

聚焦群众关切开展“关于油烟扰民微调研”,委员们深入城管执法局和街道中队,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我区行政油烟执法现状、存在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建议,形成了详实的调研报告,相关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市北区政协始终牢记“法治为民”初心,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渠道,广泛收集各界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将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转化为提案或社情民意信息。

近年来,委员们提交的关于“加强社区矫正工作”“优化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策略”等提案,均得到承办单位的认真办理和有效回应,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法治难题。

委员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关于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中引入法治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议”“加大对行人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加强企业跑路监管”等,为区委、区政府了解民情、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市北区政协委员履职“服务为民”专题协商会在宁夏路街道召开。 (来源:市北区政协)

激活依法治区“神经末梢”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在于法之必行。市北区政协积极探索政协工作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的新路径,搭建多种形式的履职平台,使政协力量直接服务于依法治区一线。

针对近年来各类案件数量激增、社会稳定隐患突出、群众满意度不高等现象,探索民主监督与司法工作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市北区政协主席带领委员先后开展助力法院、检察院工作高质量发展专题视察调研,围绕“政协助力法院、检察院高质量发展”路径讨论研究,挂牌成立了青岛市首家法院、检察院“政协委员工作室”。组建了12名政协委员组成的调解员队伍,分别担任法院民商事案件、检察院刑事案件调解员,开展驻室接待、旁听庭审、参与听证、案件调解等活动。工作室成立以来成功化解包括物业纠纷、工程纠纷等民事纠纷20件,刑事案件3件,实打实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一些烦心事闹心事,政协调解成为化解民商事纠纷的重要渠道,为司法机关借助“外脑”提升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提供了支持。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市北区政协积极推动委员力量下沉,引导委员常态化参与区、街道、社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的工作。曲德龙委员和他的团队作为区综治中心入驻单位,发挥专业优势,坚守履职一线,助力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质效,全年全勤入驻,接待群众咨询200余人次,重点参与劳资纠纷、邻里矛盾、征地拆迁等领域调解,牵头或协助化解案件70件,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一支不可或缺的柔性力量。

市北区政协组织全民反诈进社区 政协委员齐参与活动。 (来源:市北区政协)

彰显依法治区“民生温度”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市北区政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履职理念,将法治宣传和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组织委员中的法律专家、资深律师等,成立“政协委员普法宣讲团”,深入社区围绕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专题讲座和咨询活动。

《民法典》颁布后,连续多年到街道社区开展110余场“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系列讲座,委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典型案例,讲解物权、合同、婚姻家庭、继承等法律知识。现场为居民群众进行“一对一”法律咨询。对居民提出的“邻里扰民纠纷”“劳动合同纠纷”等具体事项进行了详细答疑。

针对当前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区政协积极响应,发动委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活动。9名委员主动捐资印制了25000张图文并茂、贴近生活的反诈宣传海报,开展“全民反诈进社区,政协委员齐参与”,组织委员来到社区广场向现场群众宣传反诈知识并发放反诈宣传单。委员结合自身经历,在界别群众中揭露诈骗手法,增强大家的防范意识,有效守护了群众的“钱袋子”。

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持续开展一年多来,市北区政协将全国政协的活动要求从纸面上落到了地面上。区政协主席带队下沉宁夏路街道,开展“服务为民”专题协商会,了解到一位66岁居民因智力三级残疾,长期在楼道囤积废品、露宿走廊、邻居们反复投诉的问题。政协委员们现场纷纷建言,开出“良方”。政协的独特优势迅速转化为行动力,会后政协委员、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界别委员工作室牵头人丁晶与街道一起,多次上门,耐心与老人家属沟通,与从事养老事业的政协委员徐勇研讨解决办法,仅用三天就妥善安置老人入住护理院。政协委员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化解矛盾,在基层筑起了一道维护和谐稳定的防线,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治的关怀和温度。

及时发现问题、保障群众权益,是市北区政协助力依法治区建设的生动缩影。市北区政协以协商民主的方式,有效融合了法律刚性与人情温度的缝隙、拉近了司法机关与界别群众的距离,让依法治区工作更接地气、更聚民智、更合民意,让更多民生问题在法治轨道上得到解决,成为增进民生福祉的有力抓手。文/陶康康 社会法制与港澳台侨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市北区政协委员、委员调解员曲德龙参与检察院案件调解。 (来源:市北区政协)

市北区政协委员、委员调解员杨晓梅参与检察院案件调解。 (来源:市北区政协)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0/28 09:11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陶康康
· 责编 ·
王荣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8050064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