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无界,智享未来。2025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即将在崂山区拉开帷幕。自2017年起,由崂山区承办的该大会已累计吸引超千家企业、万余名行业精英参与,推动青岛跃升为山东省虚拟现实产业核心承载区、全国领先的VR产业创新策源地。作为大会举办地,崂山区自2016年提出打造“中国虚拟现实产业之都”战略构想以来,历经九年深耕,构建起覆盖“硬件—软件—内容/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目前已链接全国70%的虚拟现实科研力量,集聚全省50%的虚拟现实企业,拥有13家高能级创新平台,成为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
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虚拟现实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正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也成为区域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梳理青岛虚拟现实产业领军企业版图,不难发现,众多头部企业均将注册地落于崂山区。
数据显示,2024年崂山区虚拟现实产业规模突破220亿元,汇聚相关企业148家,其中包含3家独角兽企业、3家上市及挂牌企业、6家国家专精特新企业、8家省瞪羚企业及51家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集群效应凸显,成为青岛乃至全省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领域的核心高地。
在这片产业沃土上,注册于崂山区青岛国际创新园的青岛雷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雷神科技”)堪称成长典范。成立于2014年4月的雷神科技,以“电竞+信创”为双轮驱动,深度布局国产信创领域,仅用8年便成功登陆北交所,被誉为北交所“电竞生态第一股”。自成立以来,公司荣誉加身,先后斩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计算机行业发展成就奖、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青岛市市长质量特别奖等称号,并连续五年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2025年品牌价值达218.39亿元。
谈及企业快速成长的密码,雷神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营销总经理邢伟绅将其归功于崂山区“政策—服务—人才”三位一体的生态体系。“政策层面,政府通过产投融项目支持企业创新,提供资金与资源保障;服务层面,主导产业基金与投融资对接机制,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人才层面,推动海内外优秀人才加速集聚,实现人才政策与产业发展紧密契合。”邢伟绅强调,这一生态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
据悉,本届2025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是雷神科技首次参会。邢伟绅表示,公司期待借助这一平台,与全球企业建立合作联系,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提升品牌竞争力。围绕大会“虚实无界,智享未来”的主题,他提出独到见解:“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的融合是行业发展必然趋势。在信创领域,AI与VR的底层技术协同至关重要,比如利用AI算法优化VR渲染效率,能显著提升用户体验;同时,硬件厂商、算力供应商与创新研发企业的跨领域合作,将推动技术迭代与商业模式创新。”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爆发式发展,AI眼镜被视作有望取代手机的下一代个人智能终端。相较于传统XR设备,AI眼镜在佩戴舒适性、交互模式上优势明显,可通过语音控制、手势识别和眼动追踪重塑人机交互方式,各大厂商纷纷布局,争夺“年轻人的第一款AI眼镜”。敏锐捕捉行业趋势的雷神科技,于今年年初推出首款AI智能眼镜,以“一镜多用”“39g无感佩戴”为核心卖点,集成音乐播放、拍照录像、AI识物解题及多语种同声传译等功能,还可与“游戏本”联动,主动响应市场需求。
在邢伟绅看来,AI智能眼镜的普及需突破两大维度:一是硬件专业化与普及化并行,用户对算力与解法效率的需求将倒逼企业提升软硬件结合能力;二是市场拐点临近,未来增长空间巨大。对于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他进一步提出两点展望:技术上,AI与VR的深度融合将成最大看点,现实算力工具对虚拟现实生产效率的提升至关重要;硬件上,专业化与普及化需同步推进,以满足用户对更强算力与更优解法的需求。“AI智能眼镜走向大众的时间拐点已近,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
此次2025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不仅为行业企业、专家学者搭建起交流合作的优质平台,更成为技术成果的重要检阅场。它将有力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在更多领域广泛应用,助力产业迈向新发展阶段。而在崂山区优质产业生态的赋能下,未来必将有更多像雷神科技这样的企业,驶向高质量发展新航道,为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文/记者 解宁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