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山寨“新生群”有信息泄露风险 青岛农业大学发布严正声明

青岛农业大学声明。 (来源:微博)

信网7月28日讯 近日各大高校陆续发放录取通知书,新生们为了解入学事宜,纷纷在网络上搜寻新生群信息。需要警惕的是,网络上出现大量仿冒官方的“山寨新生群”和“山寨账号”,这些群聊账号通常以“××大学2025新生群”“××大学表白墙”等名义诱导新生加入,可能存在骗取个人信息,甚至是诈骗的风险。

青岛农业大学近日就发布一则严正声明,称网络平台上出现一批未经授权的自媒体账号和虚假新生群组,擅自使用学校标识和名称发布不实信息,包括开展新生大礼包赠送活动、诱导新生填写个人信息、低价办理校园卡、提供勤工俭学岗位等,严重损害学校声誉,对此学校将依法追究责任,并提醒新生认准学校官方网站和官方新媒体平台发布的信息,辨别信息来源,谨防上当受骗。青岛农业大学招生办的工作人员表示,“学校早就注意到这个情况,也有个别新生反映过,最近在整治这个问题。”

信网调查发现,许多账号在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扩散“新生群”群号,或者冒充“学长学姐”私聊拉人,群内会发布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发放免费学习资料、免费领取新生大礼包、线上办理校园卡等信息,诱导新生填写个人信息或点击不明链接。

信网加入某个“青岛农业大学2025新生群”,立刻有陌生人主动联系,声称可以领取“农大新生入学大礼包”,对方要求填写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详细信息,实际是以新生大礼包为噱头,售卖校园卡。而另一个加信网的陌生人,对于校园卡线上办理渠道的要求更为“苛刻”,还需要上传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和个人照片,这些行为都有信息泄露的风险。

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只会向新生发放录取通知书以及资助、征兵等必要的配套宣传材料,没有发过其他任何东西。”青岛农业大学的工作人员表示,“今年首次用企业微信的模式建立新生群,实名入群,更有利于对新生信息的保护。”

信息泄露后果严重,不法分子获取新生信息后,可能会实施精准诈骗,甚至冒用身份办理贷款。青岛网警提醒,新生要认准官方新生群,不要轻易加入各种小群,涉及缴费或者隐私信息等问题时,学生和家长都务必要先通过官网渠道咨询学校老师,多方确认再进行下一步操作,要对自己的隐私严格保密,不要随意向他人泄露短信验证码、银行卡、身份证等个人信息,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避免上当受骗。(记者 顾青青 实习记者 戴洁)

[来源:信网 编辑:孙宝震]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7/28 08:47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顾青青 戴洁
· 责编 ·
孙宝震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8050064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